原创 非遗美食之江苏——昆山奥灶面
创始人
2025-11-23 10:03:43

奥灶面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传统小吃,属于苏菜系,位列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01

追溯历史

昆山制面历史可追溯至南宋,当时“药棋面”已闻名天下,面条脱水成干便于保存和馈赠。清末民初,昆山“鸭浇面”盛行,以鸭脯为浇头,汤多面少,鲜肥可口,成为冬令美食。这一传统为奥灶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奥灶面源于清咸丰年间,最初由“天香馆”演变而来,后经公私合营更名为“奥灶馆”。昆山玉山镇半山桥堍的复兴馆小面店由陈秀英(颜陈氏)经营。她擅长烹饪,以红油爆鱼面闻名,选用青鱼制作浇头,汤底用鱼鳞、鱼鳃等熬制,面条细韧。因口味独特,生意兴隆,却遭同行嫉妒,被诬为“鏖糟馆”(意为龌龊、不干净)。当地土话“鸭浇”与“奥灶”发音相近,加之“鏖糟”一词的谐音调侃,逐渐演变为“奥灶面”,这便是奥灶面名称的由来。

关于名称还有一个传说与乾隆有关,相传乾隆南巡时品尝此面,随从误传“奥妙在灶头”,乾隆赐名“奥灶面”,虽为传说,却增添了文化色彩。

02

地域特色

有言道“唱戏靠腔,吃面靠汤”,这揭示了奥灶面的奥秘。阳澄湖畔的昆山人,不仅创造了以“水磨腔调”为特征的委婉细糯的昆曲,对于一碗普通的面条,也以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潜心琢磨,将它做成天下第一等美味。经历百年传承,奥灶面不仅成为当地极富特色的美食代表,更是当地对外的一张名片。如今的古城昆山,依然四处都可以品尝到这份传承已久的经典美味。几乎每一家宾馆饭店,甚至弄堂口门面极小的面店,都可以拿出一碗碗够标准的红油面、白汤面,吸引顾客耐着性子排队等候。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品尝,一睹当地饮食文化风采。

03

制作工艺

奥灶面汤面的汤底分为红汤(鱼鲜熬制)和白汤(禽骨熬制),所以味道鲜美异常。浇头也是十分考究,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卤鸭则以“昆山大麻鸭”用老汤烹煮,故肥而不腻。面条则选用精白面粉制成龙须面,讲究紧下快捞,软硬适中。

奥灶面讲究“五热一体”和“小料冲汤”,即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现点现做保持原汁原味。所谓“五热”是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小料冲汤”指不用大锅拼汤,而是根据来客现用现合,保持原汁原味。奥灶面不仅选料讲究,味美鲜醇,另外还有“三烫”的特点:面烫,捞面时不在温水中过水,而在沸水中过水;汤烫,配制好的面汤放在铁锅里,用余火焖煮,保持其温度;碗烫,碗洗净后,放在沸水中取用,不仅保暖,还消毒卫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暖心罗汉果麦冬小米粥,清肺润肠... 🍲 你知道吗?冬天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尤其是一碗热乎乎的粥,既能温暖身体,又能滋养心灵。今天,小编要为...
番茄肉丝面:一碗浓汤,盛满家的...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里,一顿温馨的家常饭,就像是一剂温柔的抚慰,让家人的心紧紧相连。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
原创 揭... 饭团作为一种便捷又美味的美食,深受大家喜爱。但很多人在制作饭团时,常常会忽略米饭晾凉这个关键步骤。米...
32页|素食品类发展报告202... 素食品类在2025年迎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接近80亿元。全国范围内,素食相关企业数量达到2,50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