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塘江畔的生态森林公园
到千年文化遗址
从网红露营地
到特色民宿集群
在海宁市周王庙
有这样一个临江小村
荆山村
当地结合人文风光、优质服务
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让游客从“匆匆过客”变“悠闲留客”
赏江景风光、品味人文风情
荆山村东接盐官,南枕4.8公里钱塘江防护林,百亩生态森林公园沿江铺开,张九成状元墓、煎盐晒盐遗址等文化遗址散落村中,既有生态底色,又有历史厚度。但此前,这些资源多是“各自为战”,游客来观潮后便匆匆离去,留客难、增收难成了村里的心头大事。
“以前游客来观潮,看完就走了,如今我们积极培育湖塘风情、农耕体验、旅游服务、钱江观潮四大旅游产品,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带’精品点,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荆山村党委书记王晓良介绍。
2023年,荆山村率先盘活沿江闲置地块,打造“江畔森野”露营地,把“江景”变成“卖点”。露营地位于钱塘江边,占地面积13余亩,集观潮露营、野饭烧烤、茶饮咖啡、亲子娱乐等为一体,帐篷、天幕错落分布于树荫下,营造出“藏在森野里看潮”的独特体验。
“天气晴好的时候,基本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客人。今年我们还新打造了宴会厅,最多可承接30桌宴席。”营地负责人潘震球介绍,此外,还有星空电影、露天KTV、篝火晚会及定期主题活动等,为游客带来新潮、时尚的打卡体验。
如果说露营业态的开发解决了“引得来”的问题,那么民宿与餐饮的结合则破解了“留得住”的难题。
“潮笙缘”民宿便是其中的典型。这家由村民新房改建而成的民宿,于2023年开业,有20个房间,包含住宿、餐饮等业态,垂直距离海塘不过百米。游客们白天漫步江边,欣赏波澜壮阔的钱塘江景,夜晚在民宿内品尝美食,享受乡村休闲漫时光。
“鸡鸭是自己养的,菜是自己种的,江鲜是当天新鲜采购的,初次来这儿的客人我都会多送几个菜给大家品尝,感受我们荆山的本地特色。”民宿负责人丁烈介绍,民宿的热销菜品吸引大批忠实粉丝光顾。
距离“潮笙缘”不远处,“望江小栈”同样是一家“网红”民宿。小栈面积不大,仅有6个房间,但布置温馨、功能齐全。“我们有一线江景风光,透过房间窗户就能看到钱塘江,潮水来临时,还能第一时间听到潮声,许多外地游客来了还想再来。”民宿主人倪启洪笑着说道。
此外,村域内还有张九成状元墓、煎盐及晒盐遗址、双龙抢珠老石塘、六角井等文化遗址,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入感受荆山村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旅游发展增添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两条精品线路串联乡村风光
如今的荆山村,村内民宿达10余家,农文旅融合效应不断凸显,年接待游客超1.1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195万元,更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返乡创业。这背后是荆山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思路”,更离不开周王庙镇“四共四筹”模式的强劲赋能。
近年来,周王庙镇依据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资源各具特色等优势,打造了“荆斗云”与“儒林春风”两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荆斗云”精品线串联起荆山村、胡斗村、云龙村,三个村因地制宜发展露营民宿、农家乐、果蔬采摘、蚕桑研学等乡村旅游,形成了集聚效应。2024年,周王庙镇又推出“大博儒桥”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模式,将两条精品线路串联,统一规划农文旅线路,共享客源、共拓市场,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扎实。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挖文化资源,打造钱塘江畔‘可看、可玩、可吃、可学’的乡村休闲地。”王晓良对未来充满信心。
HAINING
权威发布 民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