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广东,感谢香港,感谢澳门!”11月21日晚,十五运会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盛大举行,“以海天为幕,以城市为景”的全球首个“城市全景闭幕式”为本届全运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21日上午,十五运会组委会也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梳理这十几天来赛场内外的竞技与超越,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更以“感谢粤港澳”为本届全运会作结。
一场盛大、精彩、充满温情的全运会落下帷幕,于全程见证、参与和享受这场不一样的运动会的普通公众而言,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那些余味悠长的记忆、那些竞技之外的温情,都将注定成为所有人的美好念想。
“感谢广东,感谢香港,感谢澳门”,国家体育总局对粤港澳三地承办的本届全运会高度评价,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十五运会在整个全运会历史中最弥足珍贵的独有特质。这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全运会,无疑也是大湾区融合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
11月9日,广东省体育代表团、香港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在入场仪式上合体入场,粤港澳三地同时升起五星红旗,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以普通话与粤语双版本传唱,一连串湾区融合、同频同心的强劲表征由此起步,自行车赛六次“无感通关”,全运会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鸣枪起跑……
粤港澳三地在本届全运会赛场内外所体现出的湾区同心与区域融合,不仅成功探索出跨区域合作模式在赛事举办、区域协同上的新路径,而且开创性地实现了跨越时空、突破体制、凝聚人心。
粤港澳大湾区的“同标、同步、同心”在十五运会的举办期间,更在衔接和打通三地体制机制的几年里。开幕在广州、闭幕在深圳,赛事横跨粤港澳19座城市,“把一个城市群当一座城市用”的城市群效应正在集中凸显。
一场十五运会,共融共生的何止粤港澳,更有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赛场温情。
十五运会赛场上,有“亚洲飞人”苏炳添在家乡赛场挂靴作别,有游泳小将张展硕在和队友夺得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后向前辈的鞠躬致敬,也有跳水男子三米板比赛天津队运动员险些受伤时山东队教练员下意识冲上去的保护与救援,更有广西刘德助保持的全国纪录被打破后的真诚祝贺:“首先祝贺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对手……”
超8项世界纪录、5项世界青年纪录、13项亚洲纪录、10项亚洲青年纪录、14项全国纪录、7项全国青年纪录,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过巴黎奥运会冠军成绩……十五运会上,何止是“一批优异成绩集中涌现,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运动场上那些超越比赛本身的感人细节正在诠释和深化着运动竞技的精神内核。
而竞技体育的至高精神,从来都是那句看似简单却值得一代又一代体育人奋力追逐的“想赢,不怕输”,是运动员之间那些远远超出一场比赛输赢的友情与鼓励、比拼与赶超,更是新老运动员在赛场上、时空里完成的一次次精神接续与信念传承。
全运会不说再见,大湾区继续精彩。一场全运会,留给每个人的精彩瞬间或有不同,但其所传递的拼搏与超越精神已然深入人心,其所诠释的开放与包容价值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