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西安城墙根下的"老李腊汁肉夹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老板老李,做肉夹馍已经二十五年了,他家的肉夹馍,是西安人清晨最踏实的一顿早餐。灶台前,老李正忙着给炉子添炭,铁锅里的腊汁肉冒着热气,浓郁的肉香飘出很远,勾着早起行人的胃口。
腊汁肉的好坏,全在那锅老汤。老李的老汤,已经用了二十多年,每天收摊后,他都会把汤烧开,撇去浮油,再加入新的香料和肉,第二天继续煮。"老汤越煮越香,里面藏着的都是肉香和香料的味道。"老李说着,掀开锅盖,锅里的肉炖得软烂,用筷子一夹就烂,汤汁浓稠,颜色红亮。
做肉夹馍的肉,要选猪的前腿肉,肥瘦相间,煮出来才香。肉要先焯水去腥,然后放进老汤里,加入八角、桂皮、香叶、丁香等香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要炖足四个小时,才能让肉充分吸收老汤的味道。"炖肉要火候足,时间够,肉才软烂,香味才浓。"老李用筷子夹起一块肉,轻轻一咬,肉汁就流了出来,香味在嘴里散开。
馍的好坏也很关键。老李的馍,是自己手工揉的,要揉到面团光滑有弹性,然后分成小剂子,擀成饼,再放进炉子里烤。烤馍的炉子是传统的吊炉,用炭火加热,馍烤出来外酥里嫩,层次分明。"馍要烤得外酥里嫩,咬开后有层次感,才能裹住肉的香味。"老李刚烤好一炉馍,金黄的馍散发着麦香,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夹肉时,老李会用刀把馍从中间划开,然后舀起一勺腊汁肉,再浇上一勺肉汁,让肉汁渗透到馍里,最后撒上一点青椒丁,增加清爽的口感。我接过一个肉夹馍,刚咬一口,外酥里嫩的馍裹着软烂的腊汁肉,肉香混合着麦香,还有青椒丁的清爽,味道浓郁却不油腻。再配上一碗老李熬的小米粥,暖胃又舒服。
摊前的队伍越来越长,有穿校服的学生背着书包来买,有上班的年轻人匆匆打包带走,还有外地的游客特意寻来品尝。老李的儿子正学着揉馍,面团在他手里还不够光滑,老李在一旁指点:"揉馍要用力均匀,把力气揉进面团里,馍才好吃。"
离开时,我手里还攥着一个肉夹馍,肉香和麦香混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这口藏在城墙根下的肉夹馍,没有精致的摆盘,却用老李二十五年的坚守,烙出了西安最朴实的烟火气——那是老汤与猪肉的交融,是面团与炭火的碰撞,更是西安人刻在骨子里的实在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