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旅游热潮再起,尽管安全警示已发布多日,中国游客仍然蜂拥而至。日本之行的热度,从明星到普通游客,都呈现出不同的动因和层次。娱乐圈的明星们早已把日本行程晒得满天飞:鹿晗与关晓彤未分手前常在街头牵手漫步,北海道滑雪场留下过他们的身影;邓超与孙俪则偏爱日本的慢生活,带孩子游历京都古寺、体验和服;孙俪在社交平台分享过在奈良公园喂鹿的温馨画面。大小S姐妹频繁往返日本,其中大S更是在日本逝世,这些私人选择虽有特定原因,但足以反映文化与旅游的吸引力。
普通游客的赴日热情,从数据中同样可见一斑。2019年,中国大陆游客几乎突破千万,占日本所有外国游客的三分之一。疫情期间,出境游按下暂停键,复苏速度曾让人怀疑热度是否减退。然而,2024年上半年开始,赴日人数骤增,6月中国游客达66万,较去年同期翻了两倍多;7月更是突破77万,重新登顶访日外国游客榜首。国庆长假期间,日本成为国人最青睐的海外目的地,超越免签的泰国与马来西亚。前九个月累计赴日游客超过500万,是2023同期的三倍多。消费方面,7至9月三个月内,中国游客在日本花费达5177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总消费的三成,可见其经济影响力之大。
然而,就在赴日热潮高涨之际,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引发舆论风暴。她在台海问题上的强硬表态和干涉中国内政的举动,引发国内广泛愤怒,不少网友呼吁抵制赴日旅游。外交部随即发布出行提醒,指出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增多,安全风险上升;文化和旅游部也提出警示,建议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航空公司则提供免费退改政策,以便游客调整行程。
尽管官方和舆论发出了明确警告,但现实仍然让人意外。相关警示发布后,很多旅行社确实接到游客退订,但在日本机场,中国游客依然络绎不绝。面对记者追问,游客的理由各异:有人因行程、机票和酒店已付费不愿取消,有人因为日元汇率低而觉得物有所值,还有人认为日本旅游安全、政治与旅行可分开。然而,这种“旅游与政治无关”的说法,并未考虑国家利益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紧密联系。
舆论中,不少网友认为消费力再强也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之上,而有人则强调民间交流的重要性,认为旅游是促进理解的渠道。无可否认,民间交流具有积极作用,但前提是对方尊重核心利益。当日本政客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时,赴日旅游已不仅是简单的消费行为,可能被日方误解为默许挑衅。
个人自由出行固然重要,但必须置于国家利益的框架之下。面对日本政客赚取中国游客钱财、损害国家利益的现实,理性选择尤为关键。每位国人都应权衡轻重,既享受旅游,也维护国家尊严,不让自己的钱包成为他人挑衅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