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的清晨,是从茶楼的袅袅炊烟开始的。淮安茶馓以其精巧的造型和酥脆的口感闻名遐迩。老师傅将揉好的面团在指间灵活绕制,或成梳子状,或作菊花形,然后放入温油中慢炸。
炸制过程中要不断翻动,使茶馓受热均匀。待色泽金黄时捞出沥油,成品香气扑鼻,入口即碎。老茶客喜欢将茶馓掰碎泡入清茶,待其半软时食用,此时外软内酥,茶香与面香完美融合。
文楼汤包则是淮安早茶的点睛之笔。每个汤包都有严格的标准:十八个褶子薄如蝉翼,顶端的收口要像朵含苞待放的菊花。制作汤包的关键在于皮冻的制备,要将猪皮熬煮至胶质完全析出,冷却后切碎,与肉馅充分混合。
蒸制时,皮冻融化为汤汁,形成馅中有汤的独特口感。食用时需遵循"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要诀。有经验的食客会用吸管先品尝馅料中的精华,那清澈见底的汤汁鲜美无比,配上几丝嫩姜,既能去腻,又能提升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