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湖北省茶叶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茶文化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湖北省茶叶协会、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旨在推进湖北茶文化及茶经济的深入发展。来自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湖北省茶叶协会和湖北省各市、州的茶文化协会及茶企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由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原二级巡视员、湖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孙军主持。会议第一阶段,孙军宣读了《关于成立湖北省茶叶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的决定》,湖北省茶叶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宣布成立。
湖北省茶叶协会会长肖伏清致辞。他对茶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祝贺,并指出湖北茶承载着深厚且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专委会要凝聚省内外茶文化研究力量,厘清湖北茶的历史源流,挖掘湖北茶的文化基因,持续为湖北茶产业输送文化活水,让湖北茶在传统的坚守与创新的活力中行稳致远。
武汉大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赵雪梅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她指出,中国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此次专委会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发挥高校与行业协会的协同优势,以文化引领产业,以研究支撑传播,以平台汇聚合力,促进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委员代表赤壁市茶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李凤云表示,茶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坚守,更在于创新与开放。专委会以茶为媒,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发言最后,她对专委会的蓬勃发展表达了衷心祝愿,并期待通过专委会平台与各方携手,以茶载道,以文化人,推动茶文化赋能荆楚茶业的发展。
湖北省文物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朱祥德讲话指出,推动茶文化与文物事业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意义深远。他表示,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将始终关注及支持湖北省茶文化事业的发展,愿与专委会及各成员单位携手并肩,密切合作,共同做好“茶文物”的保护修复、“茶历史”的挖掘阐释以及“茶故事”的生动讲述工作。
会议第二阶段,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娜宣读了拟推荐的湖北省茶叶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
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湖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礼堂为主任委员,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原二级巡视员、湖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孙军及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为副主任委员。紧接着,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专委会工作条例》(草案)、《专委会议事规则》(草案)和《专委会工作要点》(草案)。
接下来,湖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茶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礼堂汇报了专委会的工作计划,表示专委会未来将全面启动荆楚茶文化典籍编纂工作,深化荆楚茶文化研究与推广,系统开展茶文化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育,为深入挖掘湖北省茶文化资源、推进荆楚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推动湖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紧接着,会议进行授牌仪式。由湖北省茶叶协会肖伏清会长授牌,湖北省茶叶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时磊接牌。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处三级调研员姜红讲话表示,专委会成立的程序合法合规。她对近年来湖北省茶业的发展表示了肯定,并结合有关政策对湖北省茶产业提出了建议,指出省茶叶协会要当仁不让,善作善成,把一片小叶子做成大产业。
茶文化研讨环节,与会人员积极发言,共商茶事。黄石市茶文化学会主席罗日新发言表示,要以茶文化推动湖北茶走向国际,让中华文化底蕴与文明智慧伴随茶叶从长江走向世界。
湖北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林木发言表示,历史上的湖北有神农与陆羽,要加强打造相关茶文化品牌标签,更好推动湖北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黄友谊表示,茶文化是“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要共同推动湖北茶文化更高更好的发展。
天门市陆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原常务理事鲁鸣皋呼吁加强对陆羽煎茶法的研究,并表示此次会议是深耕历史、展望未来的起点,今后要深挖湖北茶的深厚底蕴,开拓创新,推动荆楚茶香跨越时空,走向世界。
本次湖北省茶叶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暨茶文化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将推动湖北茶文化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专委会将切实履行职能,深入贯彻落实“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系统梳理并深入研究荆楚茶文化,助力湖北省茶产业蓬勃发展。(编辑: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