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小红书@奶昔昔
最近,身边多位酒店投资人分享着他们在贵阳的考察经历和投资计划。
从一线城市转向西南省会,酒店投资“西南飞”的现象正悄然形成一股新趋势。
在小红书搜索“贵阳酒店投资”,居然有近百篇相关笔记——从资深酒店投资人的市场分析,到新入行者的实地考察vlog,再到众筹招募,这个西南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刷屏酒店投资圈。
这帮嗅觉比猎犬还灵敏的投资人,竟然扎堆出现在贵阳,这绝对不是偶然。
在西南地区酒店投资全景中,贵阳的表现堪称亮眼。
与西南地区酒店经营数据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鲜明对比,贵阳酒店市场在平均房价和出租率方面均展现出强劲势头。
今年暑期,贵阳住宿需求同比激增40%,日均入住率超过85% ,七八百元的经济型酒店、千元以上的中端酒店在高峰期遍地都是。
贵阳,这座西南低调多年的城市,正悄然成为酒店投资的新热土。
贵阳这波酒店投资热,并非偶然。
2025年开春以来,贵阳酒店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核心区域酒店入住率持续突破90%。
相关数据显示:
2025年夏季贵阳住宿需求同比激增40%,日均入住率超过85%,部分热门景区周边酒店甚至一房难求;
国庆黄金周期间,贵阳文旅消费总额达113.17亿元,同比增长7.1%。
贵阳作为贵州省会,凭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宜人气候,被誉为“中国避暑之都”,每年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避暑度假。
2025年夏季旅游旺季,贵阳核心区酒店连续满房成为常态,观山湖、南明等核心区旺季供需比高达1:2.3,这意味着3个客人抢一间房。
图源:小红书
然而,面对激增的需求,贵阳酒店供应端仍显得捉襟见肘。
酒店之家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贵阳酒店数量为2922家(客房15间及以上),连锁酒店存量只有360家。数量占比最大的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只有3.58%。总体连锁化率不足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市场结构看,贵阳市酒店市场正经历从经济型向中高端的升级。
商业资产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贵阳酒店市场高端酒店占比约25%,中端酒店占比60%,经济型酒店占比15%。
另据酒店之家数据显示,近三年贵阳较为“强势”的品牌是汉庭、7天、维也纳,其中汉庭是近3年新开业酒店最多的品牌。这意味着中高端酒店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图源:酒店之家
据《2025至2030年贵阳市酒店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预测,预计到2025年贵阳酒店数量将增至350家,客房总量提升至6万间。
可以说,贵阳酒店市场正处在“需大于供”的结构性机遇期。
浩华发布的2025年酒店市场价值指数MVI排名中,贵阳上升3位,主要得益于投资热度和市场活跃度的回暖。
图源:浩华2025年酒店市场价值指数MVI排名
对于投资人而言,连锁化率偏低意味着市场尚未饱和,尤其是中高端酒店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存在很大的结构性机会。
贵阳酒店市场的旺盛需求来源于多元化的客群结构。
贵阳酒店市场的火热离不开三大驱动力:旅游、商务和本地消费。
作为“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夏季凉爽气候吸引大量游客;
此外,作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大数据产业中心,数博会等大型商务活动带来持续商旅客流。
贵阳作为贵州旅游集散中心,2025年暑期地铁日均客流突破100万,远超昆明,这意味着所有入黔游客中约70%会在贵阳停留住宿。
另外,本地居民收入提高,也推动了酒店婚宴、餐饮等消费。
贵阳酒店投资热的背后,还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早在2020年1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中高端住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其中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
2020至2025年,全市新增13个国际知名品牌酒店、5个国际知名度假品牌酒店;提档升级中高端酒店10至15个;中高端酒店总数达到200个以上。
在奖励政策方面,贵阳还出台了具体措施:
对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和度假品牌酒店,建成并正式运营1年并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的酒店,市、区两级财政按1:1比例一次性给予项目业主奖励共计600万元、200万元。
在土地政策上,贵阳也进行了创新探索“点状供地”模式,突破用地瓶颈,重点在非城市用地区域打造新兴中高端住宿业态。
金融支持方面,对上限入统中高端住宿业企业,可享受合作银行贷款两年期基准利率50%的贴息支持,最高额度不超过10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这些政策形成了全方位扶持体系,从土地、金融、税收、品牌等多方面为贵阳中高端酒店发展提供支持。
这种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吸引了不少大型酒店集团和中小投资者,来到贵阳寻找机会。
国际酒店集团率先布局。
2017年以来,希尔顿、万豪、洲际等国际酒店品牌加速进驻贵阳市场,凭借品牌影响力、管理经验和优质服务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这些国际品牌酒店多集中在贵阳的观山湖区、南明区等市中心区域,主要面向商务旅客和高端游客。
此外,本土酒店集团近年来也开始加速下沉。
东呈等连锁酒店集团是最早布局黔贵市场的酒店集团之一,已实现在贵州省开业门店达到200家的布局目标。
今年9月,华住旗下“你好酒店2.0”正式进驻贵阳。
图源:华住官网
据悉,随着贵阳首家旗舰店落地,你好品牌将以贵阳为核心,加速布点贵州省内重点地区,构建区域品牌高地。
随着贵阳旅游热度不减,针对酒店住宿业的补贴优惠政策颇多,也吸引不少酒店集团深耕。
不过,仍有业内人士认为,西南地区酒旅行业潜力大,未来发展势头或不逊于沿海地区,但也面临激烈竞争,本地化和个性化是制胜关键。
《2025年西南地区酒店投资报告》显示,西南地区品牌酒店近5年内开业酒店品牌门店数仅占比41%,高达59%的品牌门店已开业5年以上,其中开业15年以上的门店占比17%。
这表明西南地区酒店存量改造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需求。
存量改造机会浪潮下竞争态势初现,越来越多的酒店集团将目光锁定西南区域,试图在不同维度开发这一潜在的市场金矿,品牌之间的激烈交锋也使得西南酒店市场开始硝烟弥漫。
而与川渝、云南等成熟市场相比,贵阳酒店业呈现明显的“洼地”特征。
商业资产研究院数据显示,西南地区酒店市场仍以经济型为主,锦江、华住等头部集团在贵州的布局尚未饱和,品牌酒店的存量仅为四川的1/3、云南的2/3。
贵阳酒店市场虽然潜力无限,但是未来仍将面临激烈竞争。
贵阳就像西南酒旅市场的“寒门贵子”,出身不好后天来补,努力靠自己点亮技能树。
一个城市不能只靠“真诚”和旅游资源,基建上的不足可以瞬间将游客对它的好印象摧毁。
良好的旅游和住宿体验,背后是基建的完善、对酒旅资源的投入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而贵阳在这几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随着投资热潮的兴起,贵阳酒店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新进入的酒店可能通过降价、促销等手段争夺客源,对已有酒店构成竞争压力。
数据显示,西南地区酒店经营数据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过度依赖低价策略。
以2024年第三季度为例,西南地区星级酒店每间客房平摊营业收入为24231.94元,全国为37124.31元;平均房价为每晚321.38元,全国为每晚375.10元;出租率为49.44%,全国为 52.96%。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反映出西南酒店业在经营效率上有待提升。
如何将旅游热度转化为持续的投资回报,仍是贵阳酒店业需要思考的课题。
这意味着,当下去贵阳投资酒店更考验长线布局的耐心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而非短期套利的投机。
随着贵阳城市能级提升和客源市场扩张,新的酒店投资机会已然显现。
但要想在这片热土上获得长期回报,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波动,更加注重打造差异化产品。
毕竟,真正的酒店投资不在于短期涨价空间,而在于持续提供高质量体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