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南方早餐的清粥,还是北方餐桌的杂粮粥,“喝粥” 早已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一碗热粥下肚,暖了肠胃,也熨帖了日子。
但你知道吗?每天煮粥时多添 3 样东西,就能把 “吃饭” 变成 “养脾胃”—— 尤其对脾胃弱、没胃口、吃了腹胀,甚至大便稀烂、爱拉肚子的人来说,这招简单管用,一定要收藏!
这 3 样 “脾胃宝”,家家都能找到
养脾胃的关键,藏在薏米、山药、白扁豆这三样常见食材里,搭配起来 “1+1+1>3”:
1. 薏米:帮脾胃 “祛湿气”
很多人脾胃差是因 “湿气重”—— 身体沉、没精神、大便黏马桶。薏米能健脾祛湿,缓解湿气型腹泻,给脾胃 “减负”。
2. 山药:给脾胃 “补元气”
山药是 “养脾胃高手”,蒸、煮、加粥里都合适,能温和补脾养胃。脾胃虚到没食欲、吃点就胀的人,常吃能补回脾胃功能,还能缓解腹泻,老人小孩都能吃。
3. 白扁豆:让脾胃 “更和顺”
它不偏凉也不偏补,擅长 “健脾化湿、调和脾胃”。吃多油腻腹胀、换季脾胃不适时,加把白扁豆,能理顺消化节奏,让肠胃舒服。
这样搭配更管用,脾胃寒的人别漏这步
食材搭配有讲究,脾胃寒的人多做一步更放心:
① 黄金比例:1:2:1
薏米、山药、白扁豆按 “1:2:1” 搭配,既能祛湿又能养脾胃,不偏寒也不偏补。
② 处理技巧:脾胃寒要 “炒一炒”
若你手脚凉、大便稀、吃凉的拉肚子,属于 “脾胃寒”,要把三样食材放无油锅中小火炒至焦黄再捣碎 —— 炒后更温和,不加重寒气,还能增香。
③ 煮粥方法:简单到不用学
处理好的食材装密封罐,每次煮粥挖两三勺,和大米、小米一起煮就行。白粥、杂粮粥、南瓜粥里加都不违和,还带着食材清香,不影响口感。
小贴士:养脾胃不是 “一天事”
1、食材选对更省心:山药选铁棍山药,薏米选颗粒饱满的,白扁豆选干燥无霉点的,避免煮不透。
2、坚持喝才有效:养脾胃是慢功夫,每天一碗,坚持 1-2 周,就能感觉食欲变好、大便成型。
3、特殊情况别硬喝:急性肠胃炎、发烧腹泻期别加薏米;孕妇喝前建议咨询医生。
一碗热粥,加对料就是 “脾胃调理方”。明天煮粥时不妨试试这三样 —— 不用忌口、不用额外吃药,把日常吃饭变成养脾胃的小事,坚持下去,肠胃会越来越舒服,人也更有精神!
提醒: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