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宴席的尾声,总少不了一道温润如玉的太极芋泥。这道看似简单的甜品,实则蕴含着闽菜对食材的深刻理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之道。
制作太极芋泥,首先要选对芋头。福建特产的白玉芋头最为理想,其肉质细腻,香气浓郁。将芋头蒸至熟透,趁热去皮,用刀背细细碾压成泥。"不能用机器打,那样会破坏芋头的纤维,失去细腻口感。"老点心师一边碾压芋头一边解释。
碾压好的芋泥要加入猪油、白糖不断翻炒,直到芋泥变得光滑细腻。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火候太大会焦糊,太小则无法激发出芋头的香气。炒好的芋泥质地柔滑,散发着温润的甜香。
塑造太极图案是最后的关键步骤。取三分之二芋泥保持原色,另外三分之一加入研磨细腻的黑芝麻粉。在盘中先用白芋泥勾勒出太极的阳鱼,再用黑芋泥勾勒出阴鱼,最后用黑白芋泥点上鱼眼。
"做太极图案要心静手稳,一笔成型。"老师傅手腕轻转,一个完美的太极图案便呈现在眼前。入口时,芋泥的香甜与芝麻的醇厚在口中交融,温热的质感让人倍感舒适。
这道甜品不仅展现了闽菜的精工细作,更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食养结合"的理念。在喜庆的宴席上,太极芋泥以它独特的形式,为盛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