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响上海|吴晓隽:“白天谈合作、晚上看上海”,进博会文旅效应日益凸显
创始人
2025-11-10 08:48:06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常办常新、越办越好的进博会,经过这些年的打磨,其文旅效应日益凸显。

1.进博会已成为上海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整体成效看,第六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784.1亿美元,第七届突破800亿美元,“进博速度”不断刷新纪录。这一速度不仅体现在商贸成交上,更体现在人流、信息流与文化流的双向互动中。服务贸易展区从首届开始设置“文化和旅游”板块,第三届扩大到3万平方米,第四届首设“文物艺术品专区”,国际拍卖行、酒店与目的地品牌同台亮相,形成“展—演—售—游”的跨界生态。可以说,进博会正在把“世界展会”变成“城市舞台”,让文化体验和消费创新相互赋能。

2.文旅“溢出效应”正在从会期延伸到全年度

以第七届进博会为例,会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三成,上海周边酒店预订量增长近五成,会展经济与城市文旅消费形成同频共振。去年,上海首次提出“进博专享·溢出联动”项目,将“票根经济”、进博专线与现场服务点纳入体系,并与“进口嗨购节”“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等城市活动联动,推动展会与城市消费深度融合(现场服务点及相关景区、旅行社累计接待咨询超过5500人次)。第七届进博会期间,连接展馆与城市地标的“71路进博消费嘉年华专线”乘坐量达到3.12万人次,真正实现了从“展会流量”向“城市留量”的有效转化,也彰显了进博会在带动城市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持续溢出效应。

3.青浦是承接进博文旅效应的关键“接口区”

国家会展中心所在的青浦区,已通过“微度假巴士”把展馆与朱家角古镇、大观园、蟠龙天地、青浦奥莱等点位串珠成链,实现“从会场到街场、从观展到观城”的转变。同时,青浦正在冲刺朱家角创建5A级景区、做强夜游与节庆IP、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目标,具备让进博客商“引得来、留得下、愿再来”的综合承载力。

进一步增强进博会的文旅效应,我有三点建议:

一是建立“文旅消费—会展客流”联合监测,发布分区域、分场景的消费与文化参与指数,为政策优化和精准营销提供依据。

二是打造“进博+青浦文化交流走廊”,围绕艺术展演、Citywalk与非遗互动,形成“白天谈合作、晚上看上海”的复合体验。

三是升级“票根经济+交通专线+数字导览”一体方案,让会展“6天”持续转化为文旅“365天”。让参展者成为上海的“回头客”,同时也成为这座城市魅力最好的传播者。

(作者为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文旅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原标题:《思响上海|吴晓隽:“白天谈合作、晚上看上海”,进博会文旅效应日益凸显》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吴晓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客户案例 | 数商云赋能省级文... 引言:省级旅游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困局与破局契机 在文旅产业融合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省级旅游集团...
我和上海|上海海联会常务理事郑... 四秩春秋砥砺行,浦江潮涌见初心。上海海外联谊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以“我和上海的故事”为主题,向海内外...
49天徒步1500余公里!今天... 11月9日下午3点22分,蚌埠人丁洪生抵达了此行的终点——蚌埠火车站,为他1500多公里的返乡徒步旅...
原创 泰... 泰国国王要来中国了。 不是普通访问,是正式国事访问。 11月13日到17日,五天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
秋天里的“真爱局”:这个小流行... 2025年秋季的会展时节,处处是行业调整期的清冷——多数展台人流稀疏,经销商步履匆匆,少了往日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