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特此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升学知识共享”栏目,每周三将邀请一位艺术&设计领域业内人士或学生进行个人分享,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竞赛获奖经验,为艺术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分享你的艺术留学体验,请联系文末二维码
本期分享人:Z同学
H·ART 22届学员
罗德岛设计学院 绘画系 BFA 在读
如题,罗德岛的课很多,为了保住成绩我有时也不得不熬夜做项目,这种虽然累但是收获满满的就读体验让我感觉很快乐。
但有一说一,刚来罗德岛那会儿我是有一丢丢丢丢失望的。
这种失望有一部分原因是老师不咋教技法,有种高中生误入研究生课堂的错觉,偶尔听不懂老师在教什么;一部分原因是有些老师很严格,作品达不到要求的话就拿不到很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我对这所“设计界的哈佛”投注了太多期待,真正接触过后,失望也在所难免。
01
罗德岛很残酷,不努力不行
在罗德岛满打满算上了两年多,我最大的感受是基础差的同学在这里会很吃力,但同时你也会收获一颗强心脏。
能进罗德岛的学生要么画功过人,要么动手超强,很多人的能力可能有7分,为了进罗德岛,会用尽全力把作品拉到9分。结果就是老师们会跳过一些“以为你已经掌握”的技法课,只讲创意和想法。
如果我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怎么做出这个效果那当然没问题,但通常不会留给学生那么长时间做日常作业,所以很多时候我就无法掌控手上的工作量。
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为了保住自己的成绩根本不敢睡觉,课余时间要一直泡在Studio里做项目,周末也没机会出去玩。
我和我的画
再加上罗德岛的有些老师很严厉、要求也高,如果项目做得不好可能会收到很低的成绩,这对很多同学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像我之前Drawing课的老师把所有人的作品都说得乱七八糟的T T,最后只给了一个A。
我从小学美术,看到别人画的比我好,或是老师批评我的不足时,也难免产生一些落差,这种压力也让我无暇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
以至于到了大二我更愿意频繁去布朗大学上课,可以学些艺术之外的东西,能让我在这种令人窒息的高压中稍微喘口气,而且综合类大学也更符合我对大学的想象(好像忘了说,罗德岛的学生是可以自由去布朗上课的,也有很多互通的学生组织),布朗大学建在山上而我们在山脚,爬坡5分钟就能到。
可能为了让学生把精力全都放在学习上,罗德岛在生活上不会亏待我们。
它的食堂称得上远近闻名,食材新鲜,每天还会更换不同菜单,遗憾的是中餐做得不咋地,只有酱油排骨是真的香;学生宿舍离学校也很近,不需要自己担心水、电、WiFi等等,学校还有security。
这座城市也能满足许多艺术生的幻想,天气明媚(有时候会很干),阳光洒在教学楼上就像误入了童话世界,交通便利,我很多老师都是base纽约的画家,有时候提前一天或者当天早晨坐三四个小时火车赶来上课,所以单纯在这里生活的话会很惬意。
罗德岛
02
在罗德岛,创意和跨学科能力很重要
罗德岛在课程安排上也给了同学非常自由的选择空间,同学们可以选择上偏商业或是偏创意的课程,我学的是Painting方向,更喜欢自由自在地创作,所以选的课都是偏创意的。
罗德岛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我们除了绘画还会接触很多材料,这一点和其他艺术学校大同小异,比较特殊的是罗德岛每年有时长3周的冬季学期,只为让学生集中精力钻研别的设计方向。
虽然这几年罗德岛不再要求学生强制参加冬季学期了,但为了不糟蹋这么贵的学费,我还是主动参加了,可以在雕塑、油画、家具,甚至还有心理学等等各种各样课程中自由选择。
至于教学风格,老师们平时其实并不太有“老师”的感觉,更像个学生一样在每个同学之间巡逻,一起交流创意上的东西,偶尔问一句“需不需要帮助”,以分享和交流为主,传授的也是思路而不是方法。
从这个角度看,罗德岛对那些想专心学技法的同学不太友好,老师更看重的是你有没有创意,这个创意包括设计概念够不够新颖,有没有尝试新的东西,比如说画风、材料、构图,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很年轻的学生早早就定死在一种风格中。
所以想申罗德岛的同学就要在作品集中尽可能证明你独特的想法和创意。不过罗德岛有太多中国学生了,很多设计思路在老师眼中已经见怪不怪了,如何在这个前提下再做出花样是个不小的挑战。
03
在意大利交换,轻松得像来到了天堂
现在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做交换,这里和罗德岛的学习体验天差地别。
如果你想学偏创意的课程,愿意私下自学技术,那么罗德岛无疑是首选;但如果你想踏踏实实学技巧,想感受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那么意大利这边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更适合你。
我所交换的这所学校istituto lorenzo de’ medici(原谅我不知道怎么翻译)是专门接收各国交换生的学校,所以这里全部英语授课,大部分学生往往也只能停留半年到一年,而待满四年的学生不多。
老师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生更多知识,一步一步教学生基本功与技法,风格也更偏古典主义,我个人还蛮喜欢这种教学风格的,但和我一起来的同学经常抱怨学不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我们的共识是在罗德岛卷久了,在意大利就过得格外轻松,有些作业我在课上就能做完,课多的时候,最晚当天晚上也能搞定。
这样一来我就有了更多时间去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逛博物馆、美术馆,这些城市的历史底蕴很深厚,有很多古楼、古建筑。
话说来欧洲之前我还在小红书上疯狂做攻略,怎么看出谁是小偷、要带什么防盗车等等等等。但到了之后发现之前真的想多了,佛罗伦萨很热闹,街道上全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90%是游客,10%可能是小偷?但我很幸运没碰上过。
我喜欢的另一件事是旅游,欧洲很小,做几个小时火车或者飞机一眨眼就能来到另一个国家,没多久我已经把很多城市都玩了一遍,和康老师采访完我就要准备去西班牙了嘻嘻。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的、可以看的东西都很多,能拓宽我对不同文化与设计的理解,我也渐渐意识到在无边无际的艺术面前,罗德岛也只是一所学校而已,它能给学生提供最顶级的资源,但如何利用要看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现在我的技法也比之前强了不少,于是最开始那点失望也快烟消云散了。
在罗德岛这几年过得也很快,还有一年多我也就毕业了,至于后面的打算,我可能会去读一个更能让我赚钱的硕士,但在此之前我想先去全球各地转转。
比方说我申请了一个去北极作画的项目,非常幸运抢到了1/20的名额!在27年的7月份我就能到北极一个破冰船上去画画啦。现在每天都活在各种期待中,许愿能顺利毕业,然后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