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前四年甘肃累计接客12.5亿人次 收入8705.2亿元
创始人
2025-11-08 00:56:15

央广网兰州11月6日消息(记者寇刚 见习记者罗赟鹏)“‘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文旅项目3000多个、实际完成投资近900亿元;前四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2.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05.2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将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长140%和151%。”11月6日,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在“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文旅厅专场上如是说。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罗赟鹏 摄)

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以来,甘肃省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博物馆体系,全省博物馆总数达到262座,其中定级博物馆71座;系统实施莫高窟保护利用、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在内的1800多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累计抢救修复珍贵文物1.7万余件;持续深化考古研究与文明探源,早期秦文化调查等3个项目入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南佐遗址等7个项目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认定141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5项。全省建成121家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有效带动1万余人就业,实现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陇原文艺绽放新光彩

“五年来,我们繁荣艺术创作,陇原文艺绽放新光彩。”何效祖介绍,目前,甘肃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国有文艺院团全覆盖,《大禹治水》《大河东流》《飞天》《哈达铺的灯光》等优秀剧目不断创排。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3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312件美术作品和舞台剧目入选全国性展览展演,各类集体与个人获国家级艺术奖项达332项,“春绿陇原”“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系列诗会、“跟着艺术游甘肃”等品牌公益展演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公共文化实现新提升

“十四五”期间,随着甘肃省1.6万多个行政村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1137个县级文化馆分、1243个图书馆分馆的设立,890个融合图书阅读、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使城乡文化服务网络触手可及。甘肃省还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近7.6万场次,完成“送戏曲进乡村”3万场次,培训基层文化骨干2000多人次,20多个项目和地区入选国家级示范案例。

甘肃省还注重培育全民阅读的社会风尚和推进数字化建设。据悉,5500余场精心策划的阅读周活动吸引超千万人次参与,131个新建“城市书房”和“文旅驿站”,有效拓展了阅读空间。同时,建成“陇上飞阅”文化资源库,实施28个智慧图书馆和60个文化馆公共文化云项目,实现了线上线下服务的同步升级。

创新宣传营销提升品牌形象

截至目前,甘肃省系统创建文旅新媒体账号平台3000多个,2024年总传播量突破830亿次。建立海外社交媒体账号5个,国际传播力指数连续位居全国前列。甘肃省还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意营销,“天水麻辣烫”系列营销,“跟着艺术游甘肃”等一系列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品牌宣传活动引爆市场。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一方面赴主要客源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另一方面举办旅行商大会、研学大会等活动,多角度、大声量、高密度的宣传,有效带动了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乡村旅游呈现新面貌

“十四五”以来,甘肃累计投入5.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发展,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30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300个;44个村、6个乡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培育国家等级旅游民宿51家;发布春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00条,组织开展“丰收了·游甘肃”系列惠民活动,“三区三州”红色旅游专列实现常态化运营,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7.2亿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276亿元,两项指标分别是“十三五”时期的1.7倍和2.4倍,增长势头强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澳门保利美高梅博物馆喜迎第10...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澳门11月21日电(记者富子梅)记者从澳门保利美高梅博物馆获悉,11月20日该馆迎...
千城百县看中国|福建尤溪:油茶... 近日,福建省尤溪县坂面镇的油茶林迎来丰收季。在当地一家油茶合作社种植基地里,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
原创 新... 新浪混入“饭圈”,跨界卖起了卤肉饭。 近日,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帖称新浪在北京昌平开出了一家名为...
方寸糕点藏巧思:舌尖上的甜蜜与... 午后的茶桌旁,一块软糯的桂花糕配着清茶;节庆的礼盒里,一盒精致的月饼承载着祝福 —— 糕点,这道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