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邻居张姐,前阵子突然就跟粗粮杠上了。以前早餐都是包子豆浆,后来改成一大碗糙米饭配蒸玉米,中午糙米饭换成燕麦饭,晚上还要再加半根蒸红薯。她说这叫养生,年纪到了就得靠粗粮刮油。
结果没坚持半个月,上周碰见她的时候,整个人脸色都不好。说自己天天腹胀,吃点东西就反酸,有时候半夜能烧心烧醒。去医院一查,医生说她这是粗粮吃太多把肠胃作伤了。你别说,现在身边这样的中年人真不少,一到四十岁就开始焦虑养生,把粗粮当灵丹妙药使劲造。
后来我跟做营养师的表妹聊起这事儿,她一听就直摇头。说粗粮里的膳食纤维是多,但可不是越多越好。特别是咱们中年人,消化能力早就不如年轻时了,突然大量吃那些没煮透的粗粮,肠胃根本扛不住。那些不溶性的纤维就像小石子似的,在胃里磨来磨去,胃排空都变慢了,不腹胀反酸才怪。
我还记得去年我爸也犯过类似的毛病,那时候他听人说吃荞麦面降血脂,就顿顿吃,还特意买那种最粗的荞麦粉做的。没几天就喊着胃不舒服,后来才知道,不光是量的问题,荞麦里的植酸还会影响钙的吸收,我爸那阵子腿抽筋都变频繁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瞎折腾。
表妹说,真不是不让吃粗粮,是得会吃。她跟我讲了几个法子,我觉得还挺实用的,跟张姐说了之后,她试了一周,说舒服多了。
第一个就是别上来就猛加量。你看张姐那样,一天三顿全给换了,肠胃哪受得住?表妹说最好是从一顿饭的三分之一开始加,比如白米饭里掺点小米或者燕麦,吃个三四天适应了再慢慢加量。我爸现在就是这么吃的,早餐粥里放一小把燕麦,煮得黏糊糊的,说吃着舒服。
还有就是一定要做熟做软。上次去亲戚家,他们家煮玉米跟啃石头似的,说这样营养保留多。表妹说这纯属误区,特别是玉米、红薯这些,煮得时间短了根本不好消化。她自己煮玉米都会先泡半小时,再用高压锅压十分钟,煮出来的玉米又香又糯,老人小孩都能吃。像糙米这种硬茬子,提前泡两小时再煮,煮的时候多加点水,煮成粥糊更养胃。
最关键的是别只吃一种。我以前以为粗粮就是玉米红薯,后来才知道小米、燕麦、藜麦这些都是。表妹说长期只吃一种粗粮反而不好,比如荞麦吃多了伤胃,红薯吃多了胀气。她建议每周换着来,今天粥里加小米,明天加燕麦,后天蒸个红薯,搭配着吃才均衡。对了,吃粗粮的时候得多喝点水,不然纤维在肠子里转不动,反而容易便秘,这点很多人都忽略了。
其实说来说去,养生这事儿真不能急功近利。咱们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身体垮了可不行。以前总觉得越贵的、越少见的东西越养生,现在才明白,普通的食物吃对了比啥都强。
张姐现在就改过来了,早餐喝碗小米粥,中午米饭里掺点燕麦,晚上偶尔吃个蒸红薯,再也不顿顿粗粮了。前两天碰到她,说腹胀反酸的毛病全没了,气色都好多了。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猛吃粗粮养生的人啊?是不是也有吃错了不舒服的情况?我觉得这些吃法还挺实用的,要是有朋友在瞎吃,真得提醒提醒他们。毕竟养生是为了舒服,可别反过来遭罪。
下一篇:立冬时节,如何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