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食品协会 选稿/王强
10月30日,一场甜蜜与技艺的巅峰对决,在上海环球港金城制冷公司上演——“南顺杯”2025第九届上海蝴蝶酥技能大赛拉开帷幕!这场由上海市商务委、文旅局指导,上海市食品协会、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上海市食品学会联合主办,南顺面粉有限公司承办的大赛,已经走过九个年头,它早已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海派点心的“集体秀”,一次舌尖上的文化盛宴。
今年,锦江国际饭店、哈尔滨食品厂、邵万生、真老大房等14家沪上“老字号”与实力名店,派出了40多位点心高手齐聚一堂。他们手下翻飞的不只是面团,更是对蝴蝶酥这一经典点心的理解与热爱。以面为纸,以心作画,以烤箱为舞台,这群“点心艺术家”在现场演绎出蝴蝶酥的百变魅力。
颁奖仪式上,上海市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吴星宝,上海市食品协会会长李林,以及市商务委、市文旅局等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现场还汇聚了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嘉宾、裁判员以及参赛选手等百余人,共同见证这场技艺与创意交织的盛会。
九年磨一剑,蝴蝶酥技能大赛早已超越“比赛”本身——它推动的不仅是手艺的精进,更是创意的碰撞与技艺的薪火相传。多年的沉淀,让蝴蝶酥从工艺到口味不断升级,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烘焙人才,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
如今,这项赛事已成为上海烘焙行业交流技术、展示品牌的重要平台。在专业裁判与严谨赛制的保障下,蝴蝶酥也从一道点心,逐渐升级为“上海伴手礼”的代表符号,成为游客带得走的“上海味道”。
比赛分为团体赛与个人赛,延续“规定项目+创意项目”的双轨赛制。规定项目中,选手需现场制作12只标准50克的蝴蝶酥,从揉面到烘烤,每一步都是对基本功的极致考验。
创意环节则精彩纷呈:口味上,除了经典原味、抹茶、葱香,更有海苔、松仁、蔓越莓等新奇搭配;造型上,有迷你可爱的“掌心蝶”,也有霸气外露的“超大蝶”,还有双拼撞色、立体“振翅”造型……传统点心在这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吴星宝在致辞)
吴星宝在致辞中表示:“蝴蝶酥技能大赛已不仅是一场技艺的比拼,更是推动商旅文融合、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它让一道点心,串联起文化记忆与市场活力,成为上海商业与文化的一张‘甜味名片’。”
(李林在致辞)
李林在致辞中强调:“我们要将大赛从一张‘名片’打造成一个‘品牌’,让蝴蝶酥不仅好吃、好看,还要有故事、有标准、有市场竞争力,真正成为上海食品行业的高品质象征。”
(市商务委代表在致辞)
(市文旅局代表在致辞)
市商务委与市文旅局的代表也指出,蝴蝶酥不仅是食品,更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海派点心的技艺传承,也是“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的生动体现。未来将继续支持这类赛事,让“上海味道”香飘更远。
(国家级烘焙大师项志群在专业点评)
国家级烘焙大师项志群作为评委代表,对选手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他指出本届大赛三大亮点:
第一,技艺更纯熟。“从开酥的均匀度、层次的清晰度,到烘烤的火候控制,选手们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看得出平时没少下功夫。”
第二,创意大爆发。“除了经典原味,抹茶、巧克力、坚果风味轮番上阵,甚至还有融入地方特色的创新尝试,让传统蝴蝶酥焕然一新。”
第三,细节定高下。“糖粒撒得匀不匀、蝴蝶形状美不美、颜色是否金黄诱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恰恰成了高手对决中拉开差距的关键。”
(上海市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高克敏总结讲话)
上海市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高克敏在总结中表示:“九年来,大赛不仅带动蝴蝶酥在造型、口味和包装上的创新,也推动了上海伴手礼市场和旅游食品的升级。”不少参赛企业将大赛创意转化为市场新品,让蝴蝶酥从饭店后厨走向市民餐桌,从传统糕点柜台迈入时尚礼品区,成为“上海味道”的一张闪亮名片。
第九届蝴蝶酥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团体金奖
上海老香斋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锦江国际饭店有限公司
上海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新雅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有限公司
团体创意金奖
上海悦之素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西区老大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上海鑫丽汇利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誉客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
银奖
上海市泰康食品有限公司真老大房食品分公司
上海邵万生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牛奶棚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老盛昌食品有限公司
个人金奖
许银霞
吴毅
栾玲
陆寅
徐伟创
个人创意金奖
陈明
方后翠
唐凯侃
韩洪凯
蔡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