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罗田怡 实习生 龚善美
10月29日,作为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系列活动之一,“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主题展在绵阳市梓潼县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外广场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为统领,设置“擦亮品牌·做靓名片”“业态共生·全域发展”“品质供给·消费潮涌”“改革破局·融合赋能”四大主题板块。通过场景化、数字化、互动化的创新表达,系统展示了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来四川文旅融合的新成果、新亮点与新模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生态之美、人文之韵、生活之雅、发展之势”。

活动现场
在“成都礼物”展台,丰富的创意文旅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带来的熊猫主题系列产品以网红熊猫“花花”为原型设计,特征鲜明——“水滴眼”“嘟嘟唇”和圆润体态都被精细还原。展品采用羊毛与硅胶复合材质打造,手感柔软逼真,头部结构参考了真实熊猫骨骼比例,“抱起来就像真的花花一样”。
科技赋能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现场集中展示四川文旅在智能化和低碳领域的前沿成果——AI智能导览眼镜、外骨骼登山装备、零碳旅居舱、“锦绣天府号·熊猫专列”等“文旅黑科技”让体验更加沉浸。
活动现场,一只穿着熊猫装扮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它的名字叫“川宝”,是四川智慧文旅推荐官,现场有模有样地表演变脸和太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它具备灵活的机械臂动作、语音交互、智能对话等,能通过互动传播“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助力四川文旅走向世界。

川智慧文旅推荐官“川宝”
在互动体验区,外骨骼登山装助力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这款基于仿生关节与动态力反馈技术的智能装备,自重仅1.8公斤,可有效降低登山和行走时的能耗。前来参观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岳父腿脚不便,“这样的设备特别实用,能帮他出行更轻松”。李先生的妻子现场试戴后也笑着说:“上楼确实有辅助作用,脚步像被‘托’了一下。”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让智能设备成为旅游场景的新助力。
当前,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正在川渝两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天府文艺名作高峰计划的推动下,“文艺川军”势头强劲,实现了亮眼突破:共有6部作品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奖,不仅数量创下历史新高,类型也实现全维拓展。同时另有3部作品冲进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共同展示了“四川名作”的蓬勃态势。
现场,人们熟知的金光闪闪的“金熊猫”携影视发展成果亮相。今年9月,第二届金熊猫奖举行,取得的系列丰富成果为国际影视行业注入新活力,也充分展现四川打造“世界的金熊猫”的文化底气和促进世界文明“多元共生、美美与共”的格局和胸怀。

展览还特呈现了四川推进“低空+文旅”中的创新成果
展览还特别呈现了四川推进“低空+文旅”中的一项创新成果——全国首个跨省域低空文旅协同项目。它将由四川本土企业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大型载客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来架起巴蜀低空文旅走廊,不仅带来了“云上看巴蜀”的全新视角,更探索打造了连接景区、酒店与地面交通的“川渝空地无缝接驳”立体场景,生动地传递出积极信号:文旅的“未来”,已然到来。

非遗T台秀
此外,展览还打破静态展陈局限,四川非遗IP授权成果“T台秀”形式动态呈现——蜀锦蜀绣、藏羌织绣、非遗竹编、彝族服饰等传统技艺,与《遮天》、NBA、李宁等国内外知名IP跨界融合的时尚单品,让非遗从“博物馆里的展品”变成年轻人追捧的“潮品”,形成有故事、能互动的“情绪体验”。(本文图片据活动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