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逅新风口:当涂螃蟹的市场突围密码
创始人
2025-10-29 14:42:33

秋风起,蟹脚痒。晨雾未散,车水马龙,湿漉漉的菜场小道已支起几篓蟹筐。南京市民老陈俯身挑拣,青灰色蟹壳下白腹鼓胀,金爪划动竹篓时溅起一串水珠。锅中沸水翻滚,姜片在蒸笼缝隙里沉浮,滋滋白汽渐渐化作一股甜润的焦香。掀盖刹那,赤红蟹壳泛着油亮,脐间膏黄金灿如蜜,雪白蟹肉洋溢着弹牙的鲜甜,混着醋香炸开,这是江南水乡在秋日里凝结的琥珀。

两个小时前,这些蟹还在当涂波光粼粼的河塘里挥舞着钳子,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们的到来。10月下旬,当涂螃蟹迎来了黄满膏肥的最佳状态。当涂,一个因蟹而闻名的地方,也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2025年的丰收季。

10月17日至19日,2025上海国际蟹产业博览会在上海世贸展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同台亮相,“当涂螃蟹”携优质产品与独特文化惊艳登场,成为展会上一道亮丽风景。凭借稳定的品质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当涂螃蟹”在本届蟹博会上荣获多项殊荣:当涂县农业农村局获“大闸蟹产业发展楷模奖”;马鞍山市海滨水产品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获“金奖”“最佳口感奖”;马鞍山市创源食品有限公司在加工产品创新创意大赛中荣获“金奖”。

产业规模再升级,螃蟹养殖迎丰收

当涂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在河蟹养殖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县建有以渔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各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省级水产良种场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各1个。全县成蟹养殖面积达26万亩,产量超1.8吨,产值可达18亿元,蟹苗培育面积1.6万亩,产值2.6亿元。如今,当涂已建立起以河蟹苗种繁育、成蟹标准化养殖、商品蟹销售加工及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应示范基地。今年,当涂螃蟹的养殖规模与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养殖户们满怀期待,准备迎接又一个丰收年。

当涂螃蟹以其优质的蟹苗品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养殖模式深受市场青睐。如今,当涂螃蟹引入二维码追溯系统,为产品上了一把“安全锁”。每一只当涂产的螃蟹在打包销售时,都会附带两个重要平台的二维码标签,其中,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二维码,让消费者能够轻松获取河蟹从养殖到销售的全链条质量监管信息,包括水质监测、土壤状况、生态环境及养殖设施等多个环节的详细信息。而另一个二维码则来自安徽省农产品溯源服务平台,它如同一本生动的成长档案,详细记录了河蟹从蟹苗到成蟹的每一个成长瞬间。消费者只需简单扫码,即可追溯河蟹的成长历程,这种高度透明的追溯方式,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当涂的河蟹将全面上市,通过精挑细选运送到全国各地。养殖户们在生态养殖与技术赋能的双重支撑下,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当涂县塘南镇有着“中国河蟹产业第一镇”的美誉,6.5万亩养殖塘口全部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栽种水草、投放螺蛳改良水质,还创新实施养殖水体生态保证金制度,1.5万亩水面实现“好水出好蟹”的良性循环。今年,当涂县入选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下沉塘口指导,加上塘口电力、排水设施升级,助推亩均产量突破200斤。有着十年养殖经验的赵双喜感慨地说:“现在养蟹有技术指导,卖蟹有市场兜底,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他今年30多亩塘口预计能有可观收成。

线上线下齐发力,产销网络全覆盖

丰收的螃蟹,需要完善的销售渠道才能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当涂螃蟹在销售上实现了“线上线下两手硬”,构建起完善的销售网络,让螃蟹能够顺利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线下,当涂县拥有水产品产地批发市场4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改造的塘南水产大市场,年交易量达4万余吨,线下交易额超30亿元。这些市场每日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采购商穿梭其中,一箱箱肥美的当涂螃蟹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的农贸市场、商超、酒店。水产品大市场明天物流负责人汤小进表示:“为保障河蟹的销量,我们水产品大市场在后勤保障上做了充足准备。经营户只需将河蟹分拣打包放置待发货区,其余货物装车、冷链物流相关工作都由我们一站式解决。”

线上,电商销售蓬勃发展,以当涂“一对活宝”为代表的规模蟹虾生鲜电商企业成绩斐然,线上销售额超亿元。2025年预计中秋销量将比去年增加50%,节前螃蟹价格处于高位,节后螃蟹价格略显回落,消费者尝鲜性价比更高。

近年来,当涂县邮政分公司开展的“乡村振兴金秋蟹香”推广活动成效显著,通过直播带货,让消费者直观领略“当涂螃蟹”的鲜活品质。同时,“当涂螃蟹”还积极投身各类美食节、农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这只从当涂水乡爬出来的螃蟹,正一步步“爬”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更多消费者舌尖上的美味记忆。

科技赋能为螃蟹产业“插上翅膀”。当涂乌溪镇螃蟹品牌“蟹正鲜”引人注目。其创始人申学骏回乡创业,注册公司,专注大闸蟹培育与销售。他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螃蟹品质和产量,还利用人脉资源,获中科大支持,建立乡村振兴移动课堂基地。

中科大投入科研力量,攻克螃蟹养殖难题,如水质调控、饲料研发、疾病防治等,推动产业升级。同时,举办培训课程,提升养殖户和乡村干部能力。校友们也助力蟹正鲜,提供市场推广方案和销售平台。蟹正鲜的螃蟹从基地直达餐桌,新鲜度高,深受客户喜爱。品牌还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产学研结合、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

深加工拓展产业链,破圈经济促增收

当涂螃蟹产业不仅在养殖和销售环节取得了优异成绩,深加工领域也发展迅速,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马鞍山创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螃蟹深加工的企业,董事长王邦神介绍:“我们每天加工河蟹3000公斤,可产蟹制品500公斤,一年四季不停歇。”这些蟹制品主要供应国内多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并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了店铺。2024年,公司加工蟹制品250吨,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带动3000多养殖农户、超3万人实现就业增收。今年,公司又扩大了产能,可加工蟹制品500吨左右,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螃蟹的附加值,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当涂螃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涂支持重点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调味水产品(蟹酱、蟹黄油)、风味旅游产品(香辣蟹、香辣龙虾肉)等精深加工食品,推动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如今,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长三角主要城市,蟹黄面已成为消费爆款。以某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为例,每年从当涂的蟹加工企业采购蟹制品价值千万元。

在水乡,螃蟹不仅是丰收的象征,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从养殖到销售,从市场到餐桌,当涂螃蟹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市场突围密码。

设计师:黄笑

(资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路为媒 引客入川|“自驾31... 来源:环球网10月24日,随着“自驾318·向甘孜出发”2025甘孜州国内客源地主题营销宣传与推广活...
中国和东盟以戏会友 促文化艺术... 中新网南宁10月29日电 (俞靖)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首场演出28日晚在广西南宁上演,来...
或许,我们都误解了甘肃 多变,才是甘肃真正的模样。 文丨美酒霞客 武宇轩 美编 | 美酒霞客 武宇轩 主审 | 美酒霞客 马...
五粮液为何成为浓香型白酒(含低... 在中国白酒“百花齐放、多香共生”的产业发展格局中,“标准”二字尤为关键,它既是支撑产业规范化发展的技...
赵一鸣零食近期减资 雷达财经讯,据媒体报道,近日,有河北沧州的网友在社媒发帖称赵一鸣零食一门店拿糖当钱找零,引发网友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