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加个“小动作”,能让膝盖用得更久,养生效果翻倍
创始人
2025-10-27 10:03:21

每天盯着手机计步

以为步数达标就是健康赢家?

其实只需稍微调整走路姿势

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

脚向内或向外微偏

就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不管什么年龄开始都不晚!

但你要小心

步态出现这些改变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本文审核专家】

王锴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骨关节科

01

走路加个“小动作”

能让膝盖用得更久

一项今年8月发表的研究发现,调整走路姿势,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脚向内或向外微偏),就能有效减轻膝盖疼痛、延缓膝关节损伤,并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研究内容

研究指出,骨关节炎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目前该病尚无逆转方法,主要靠止痛药或手术缓解。

研究招募了约70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保持正常走路(无干预),另一组通过动作捕捉设备和地面压力台,在指导下调整脚尖角度并训练步态。

一段时间后对比发现:有计划地调整走路角度(尤其是脚尖方向),能减小膝关节压力,改善关节症状。

小贴士:

下次你感觉膝盖有点不舒服时,也许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走路姿势。一个微小的改变,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像给膝盖上了“润滑油”一样,让它更耐用、更健康。

注意:

有骨关节疾病的人群,最好先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02

这些不良习惯

可能增加膝关节压力 诱发炎症

脚尖角度:避免“过八字”

外八字过多或内八字过多:均会导致膝关节压力升高。

理想角度:

保持轻度外八字(脚尖朝前,与垂直方向呈10°~15°),这是多数人走路时相对放松且压力较小的角度。

双脚间距:避免“猫步”

避免“猫步”,平行前进更护膝。

“猫步”(双脚紧贴行走):会增加膝关节的侧向压力,不利于健康。

推荐方式:

双脚保持一定间距,在各自直线上平行前行,分散压力。

身体摆动:避免摆动幅度过大

研究显示,摆动幅度过大(如走路时身体大幅晃动)会升高膝关节压力;但完全不摆动(僵硬行走)同样不利。

建议:

保持轻度左右摆动,自然协调的步态更护膝。

03

步态改变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步态改变可能预示着关节系统、肌肉组织、神经系统出现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些退行性的变化,包括关节会出现骨刺,脑组织会出现萎缩等。我们的步态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比如说步幅变得小一些,行走速度变得慢一些,关节活动范围变得小一些等。

如果这些改变是慢慢发生的,属于正常的退行性改变;如果是短时间内迅速出现一些步态的异常,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再伴有其他的一些神经系统的症状,这个时候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某一个系统出现了问题。

出现磁性步态要当心脑积水

步态特点:

这种步态的特点就是脚抬不起步,总是搓着地走,类似于脚上绑了磁铁,在磁场上走一样,无法轻松抬起脚走路。

身体预警:

这种步态在临床上,最典型的疾病是正压性脑积水。大脑的自然老化,以及脑出血、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脑积水。该类人群可能伴随记忆力减退和排尿障碍(尿频、失禁或排尿困难)。

健康提示:

磁性步态容易让人失去平衡,导致摔倒。老年人摔倒非常可怕,容易导致脊柱骨折。骨折后要忍受剧烈的疼痛和很多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残甚至致死。发现走路脚拖地,要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找出原因并配合治疗。

出现醉酒步要当心脑部疾病

步态特点:

这种步态的特点常常是走路时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摇摇晃晃,学名叫作共济失调的步态。

主要是由于小脑出现了各种原因的损伤,而使患者的肌肉控制不协调。临床中我们需要鉴别症状发生的快慢程度,急性常见于小脑的血管病和感染性疾病,亚急性并且进展快时需要警惕小脑肿瘤。

身体预警:

这种步态要高度怀疑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小脑病变等,这些疾病的发生造成了小脑的损害,引起小脑功能障碍,就会出现这样的步态。

健康提示:

如果没有喝酒,但突然出现了醉酒步态,要赶紧上医院,排查是不是上述疾病,一般建议就诊急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跌倒摔伤,尤其不要从事高空、登高作业。

04

走路加个“小动作”

养生效果翻倍

快走:帮助延长寿命

一项发表在《运动与健康科学》上的研究发现,每天快走一会儿就能延长寿命。对于不爱动的女性每天增加快走10分钟或30分钟,预期寿命可延长0.9年和1.4年;男性效果更明显,分别延长1.4年和2.5年。

快走对身体好处:衰老得更慢、增强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降低患癌风险、保持良好身材。

快走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且与慢跑相比,快走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控制血糖更为有效。

屈步走路:帮助控糖

有糖尿病的患者,多做屈步走可帮助降糖。

屈步走要领:

先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前腿弯曲,呈弓箭步,让大腿与地面平行,坚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往前走换另一条腿。

走路抬抬手:放松肩颈

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很容易造成肩颈肌肉疲劳,走路时可以向上、向两侧张开双臂,帮助放松肩颈。

走路敲一敲:减腰围

走路时顺便加些动作(比如敲带脉穴),能帮助减腰围。

带脉穴位置:

从肚脐向后横着捋,掐腰,找到身体左右侧中缝的位置,拇指压着的地方就是带脉穴。

科学走路核心要点

1.研究发现:调整走路姿势,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脚向内或向外微偏),就能有效减轻膝盖疼痛、延缓膝关节损伤,并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2.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增加膝关节压力、诱发炎症

外八字过多或内八字过多;

“猫步”(双脚紧贴行走);

摆动幅度过大。

3.步态改变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出现磁性步态要当心脑积水、出现醉酒步要当心脑部疾病。

4.走路加个“小动作”,养生效果翻倍

快走:帮助延长寿命;

屈步走路:帮助控糖;

走路抬抬手:放松肩颈;

走路敲一敲:减腰围。

部分内容来源:健康时报

来源:CCTV生活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7、8窟...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7窟和第8窟,经过为期5个月的数字化保护与修缮后,...
国际旅行商“会盟”武当 助力十... 农业观察 经济观察网 据央广网,10月25日,作为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的“202...
如何完成一次完美的充满诗意的仿... 说起仿真假山旅行,可能大家先会想到中国传统假山,那些几千年历史的古代出现的奇迹。为了让您的高仿真假山...
上海的早餐时光:一碗鸡粥与葱油... 在上海,早餐被称为“早饭”,是一天中颇具仪式感的开端。它或许匆忙,却从不将就。在众多选择中,一碗温润...
里院美食节|《满汉全席青岛厨皇... 10月25日下午,市北区大鲍岛李村路美食广场人声鼎沸,香气四溢,青岛首届里院美食节的重磅赛事——“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