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淡宁 通讯员 常怡君 白永鑫
夏日远去,杭州一夜入秋。
空气中桂花的甜香与餐桌上别致的秋味,无一不充满了丰收时节的喜悦。
在这盎然的秋意中,我们的活动也迎来了“丰收时间”——近日,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潮新闻·钱江晚报承办的“从日出到星野”——2025杭州24小时影像大赛,进入了最终评选以及优秀作品巡展阶段。
大赛于7月8日启动,10月8日截稿。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共收到投稿作品3000余幅。数百名摄影爱好者用作品共同编织了这场以时间为轴的影像盛宴。他们记录了杭州十二时辰的昼夜流转,定格了城市进化日新月异的脚步,捕捉了那些寻常巷陌中的惊鸿一瞥,再现了杭州这座城的温婉灵动与历史积淀。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作品不仅充满了艺术的浪漫,也是杭州文旅宣传的又一次实践。
本次大赛评委,杭州市摄影艺术学会主席,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主席团委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顾问王芯克说,在评选出的获奖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参赛者从题材挖掘到拍摄技巧的运用,再到最终制作出片“都下了功夫”。作品凸显出杭州独特的城市风光、自然遗迹和人文民俗,呈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全天候景观,展现了新时代杭城在昼夜流转中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活力画卷。
大赛评委,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范顺赞则表示,在本次大赛的投稿中,航拍作品的数量有了较为显著的增长。这些作品展现了杭州的宏观风貌,为观看者呈现了与日常截然不同的视角,“这样的创作热情值得肯定,但我们也很期待能有更多摄友用相机或手机,近距离去探寻杭州的人文脉络,让影像更具人文温度,更细腻地勾勒出杭州的独特韵味。”
经过多轮评选,最终本次大赛的特别奖由徐晖的《工业遗存蝶变城市新地标》摘得。
《工业遗存蝶变城市新地标》徐晖/摄
该作品选址大运河杭钢公园。拍摄时间就在截稿前夕的国庆假期里。月色下绽放的“打铁花”照亮了昔日的钢厂高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看。今年恰巧是杭钢半山钢铁基地生产线关停10周年,褪去“工业面容”的杭钢已变成年轻时尚的潮流“秀场”。作者记录下了此刻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它既是成功的文化消费场景,也是城市蝶变中不可多得的瞬间。
也有不少创作者从人文的角度来解读“从日出到星野”的命题,比如在西湖边守候日出的人们,还有青山湖边形形色色的游人。正如评论留言里所说:“这就是江南该有的模样。”
《迎接西湖的那道曙光》吴海平/摄
《湖畔情话(组照)》邹小平/摄
王芯克表示,本次大赛的参与者归纳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心关注身边事,如作者在国庆假期航拍杭钢运河公园打铁花表演,夜幕下铁花旋转轨迹清晰、如流烟花星雨,高炉的背景与炽热的铁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画面充满动感和生命力,新鲜感十足,看得出作者拍摄该活动是预先做了准备的。二是抓住了季节变化的关键点,作品四季的画面不仅仅是风景,更融合了农耕文化、田园诗意和时光流转的意境,可见作者对当地非常熟悉和关心,用心记录了这一场景的四季变化。三是善于捕捉细节,作品夕阳下的骑行者,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夕阳的光线,勾勒出骑行者姿态,构成了美丽的剪影瞬间,镜头的焦段和瞬间把握得当。“在这些影像里时间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见的流动。”王芯克说。
《乡村四季美如画(组照)》李治钢/摄
《亲水平台,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王立新/摄
除了摄影征稿,本次大赛还包含了公益宣推、创作竞赛以及作品展览等多项活动内容。7月,我们举办了活动启动仪式及杭州城市影展,并配套推出了“宝藏影像发现计划”,在大赛期间推出了12位宝藏影像推荐人;8月,创作竞赛单元开启。以“时空切片——江·河·湖的杭州24小时”为题,共收到61位参赛者投稿的550余幅作品;9月,我们上线了带有VR功能的云上展厅,为更多青年摄影人展示优秀作品搭建平台。()
在这金秋10月,大赛优秀作品巡展也于今日正式开启。10月22日-29日,首场展览在单向空间Photo Reason In Space开展(地址:杭州市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座2楼单向空间内),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前往观展打卡。
之后,巡展还将在杭州市党群服务中心接力,以影像为媒,让更多人看见一个更立体、更鲜活的杭州。
杭州的美,存在于立体的时空交织中:江南民居在粉墙黛瓦间四季更迭,西子湖畔在春樱、夏荷、秋枫、冬雪的妆点中游人如织,古桥、老屋、流水构成的浙东运河也仍在夕阳里波光粼粼。
镜头下,摄影师对杭州的眷恋与热爱之情满溢,有几何美学构图,有绿野仙踪景致,还有自然与人文交错,每一帧画面都在描绘杭州的多元魅力。
在这些镜头里,我们看到了城市跳动的脉搏。
当最后一束光渐暗,我们希望那些影像永不落幕,成为你与杭州共同存在过的流动记忆。
附:“从日出到星野”——2025杭州24小时影像大赛获奖名单
一、大赛奖项(46个)
特别奖(1个)
徐 晖《工业遗存蝶变城市新地标》
佳作奖(2个)
陈 博《彩虹总在风雨后》
邹小平《湖畔情话(组照)》
优秀奖(3个)
李治钢《乡村四季美如画(组照)》
王立新《亲水平台,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
吴海平《迎接西湖的那道曙光》
入围奖(40个)
鲍延风《大家一起等日出》
陈碧鑫《立体交通》
陈建荣《三江口(组照)》
陈鑫龙《湖心日月》
陈鑫龙《魅力南岸》
成 昊《朝夕(组照)》
程沁阳《杭城蓝调》
戴文昌《昼夜时尚的步行街(组照)》
戴文昌《昼夜流转的武林广场》
方志莉《双灵茶园:昼夜晕染的茶韵长卷(组照)》
葛杭生《塘栖夜画(组照)》
葛杭生《杭钢涅槃:从工业记忆到城市新境(组照)》
贺勋毅《澄清门时光:百姓生活的昼夜画卷(组照)》
胡 鉴《滨江区美景(组照)》
胡强强《西子瞬息时色(组照)》
蒋立明《破晓钱塘江》
刘炎炎《金翎衔光》
刘一鸣《元宵节烟花秀》
楼 俊《春江暮色,云卷金霞》
缪盛静《西兴一日:时光渡口的守候(组照)》
潘劲草《良渚古城遗址(组照)》
蒲绍东《神州朝霞(组照)》
唐方校《望宸阁十二时辰(组照)》
唐方校《鸟类天堂(组照)》
汪一良《钱塘江上大桥一日光影流转(组照)》
王家辉《一日之计在于晨(组照)》
王 彤《日出富春美如画》
王祖俊《绿色出行》
谢航凯《邂逅古亭》
徐茂迪《钱塘江韵・桥的新生序章(组照)》
徐舜阶《晨曦中的东湖高架》
薛焕新《彭埠大桥(组照)》
薛焕新《醉夕阳》
杨振伟《八卦田》
杨振伟《咕噜咕噜岛:星野与日出间的江韵织锦(组照)》
俞 乐《涌金湖的好汉》
虞 娅《铜鉴湖:昼夜晕染的山水调色盘(组照)》
章利根《时间切片(组照)》
周 宇《大运河畔的塘栖人》
朱露翔《日月同辉》
二、创作竞赛单元优胜奖(8个)
黄兆钧《新安江畔(组照)》
刘苗红《白马湖的生态密码:24小时里的绿金交响(组照)》
郎有成《之江晨曦渔光曲(组照)》
潘劲草《西湖手划船(组照)》
彭利民《渔民的日常(组照)》
孙新尖《湘湖十二时辰:湖光与城的同频呼吸(组照)》
杨昱亮《行走的森林(组照)》
张钰生《千年运河(组照)》
上一篇:肉包飘香暖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