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敦煌遇见卢浮宫》英文版暨中国主题出版物国际推广签约仪式在第77届法兰克福书展圆满举办。本书作者罗依尔,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华栋,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自然逻辑出版公司亚太区总裁宋波等中外嘉宾40余人出席活动。活动由宋波主持。
《敦煌遇见卢浮宫:何以为美》是罗依尔从比较的跨文化视角对于敦煌艺术与卢浮宫为代表的西方艺术的全新解读。该书入选中宣部“丝路书香”项目,并获得了上海市国际传播最高奖“银鸽奖”最佳奖。在书中,罗依尔通过不断发问引出一个又一个奇思妙想,在敦煌艺术与卢浮宫艺术的对比分析中,为读者展现了敦煌艺术之美。
罗依尔在法国留学期间专攻文化产业,对西方美术文化有着深入了解。2016年,他开启了敦煌艺术文化的传播之旅,并一直将敦煌艺术的宣讲作为内容创作的重点。他以敦煌艺术为主题的脱口秀,让观众在欢笑中领略敦煌魅力,也在大众心中种下向往敦煌文化的种子。
罗依尔怀着让更多人了解敦煌艺术、以更宽广的视野重新认识敦煌艺术的初心,将他的发现和思考写成了这部有趣好读的艺术读物。如今,尽管“敦煌游”热度不减,但敦煌艺术依然需要大量的当代再演绎与再创作,才能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正如他在发布会上所说:“我们用肉身参观的体验,是任何照片和视频都无法再现的,这种灵魂被触摸的感受,甚至无法与人分享,只能深藏在心,变成心中美丽的净土,直到再一次鼓起勇气,再一次朝圣。”
陈华栋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向来重视文化输出图书的出版工作,此次出版社与加拿大自然逻辑出版公司就《敦煌遇见卢浮宫》英文版版权签约则是以出版为媒在世界上发声的有力尝试。该书从比较的跨文化视角的全新解读让海内外读者通过阅读能真正感受到中国艺术之美。而今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将打造更多出版精品,让更多中国声音通过国际出版合作的形式抵达世界各地。
加拿大自然逻辑出版公司法语图书主编葛妮在活动中表示,《敦煌遇见卢浮宫》法文版的出版,为法语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新窗口。她希望以该书英文版为新的起点,携手各出版社,共同推动更多中国主题精品进入国际主流的知识与销售体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题出版与融媒体研究院院长韩建民通过视频向《敦煌遇见卢浮宫》英文版的成功输出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该书的英文版以及中国主题出版物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的输出,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为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推动了“书香连世界·共绘新篇章”的愿景实现。
法兰克福书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书展,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版权交易平台和国际出版信息交流平台,在全球出版领域具有重要影响。2025年,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家参展商前来参展。
书展展览面积达19万平方米,场馆按照不同功能和主题分区,涵盖电子媒体中心、国际书商与图书馆中心、新闻中心等。这不仅为全球出版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还促进了全年版权合作与数字出版交流,推动了文学、设计与思想的国际传播。
此次《敦煌遇见卢浮宫》英文版暨中国主题出版物国际推广项目在第77届法兰克福书展的成功签约,彰显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走出去”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和能力。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将继续挖掘更具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的选题,打造更多出版精品,向世界传播中国智慧。
【好书速递】
《敦煌遇见卢浮宫:何以为美》
罗依尔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文艺复兴三杰,卢浮宫让我们站在文明之巅尽览世间杰作。但敦煌的艺术杰作你能说出几件?留下这些作品的艺术家又是谁,他们在壁画上留下过自画像吗?如果达·芬奇穿越到敦煌,他会对哪个洞窟更感兴趣?面对九层楼大佛,米开朗基罗又会生发出什么样的灵感?就现在,让我们打开脑洞,在卢浮宫和敦煌的梦幻联动中,开启一场横跨东西的艺术碰撞实验。在欢笑中遇见敦煌艺术,在对比中发现敦煌之美。
(部分图文源自交通大学出版社《敦煌遇见卢浮宫:何以为美》)
资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编辑:宗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