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的十月,天光澄澈,树影斑驳。阳光不再灼人,落叶悄然铺路,连空气都染上了微甜的凉意。这是秋天最温柔的篇章,也是味觉记忆悄然苏醒的时节。在庆阳人心里,秋天是有味道的,土暖锅、羊肉、饸络面……它们不只是一口吃食,更是季节的仪式感,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土暖锅 秋夜里的第一缕暖意
在庆阳,当秋风卷走最后一片树叶,当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吹来第一阵凛冽,人们便知道,是时候请出那口沉默了一整个夏天的土暖锅了。
庆阳土暖锅(庆阳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庆阳暖锅,是一层一层铺陈出来的诗篇。最底层,是白菜与萝卜片,其上,是手作的土豆粉、褐色的香菇、黝黑的木耳等等。再往上,便是肉食的江湖了:自家腌制的五花肉片肥瘦相间,油脂将在慢火中融化,浸润每一寸山河;炸至金黄的酥肉与饱满的肉丸,是这盛宴中最扎实的欢愉。
余下的,便交给时间与炭火。那“咕嘟咕嘟”的声响,是秋日里最动人的催眠曲,也是家最安心的背景音。
此时,一家人围炉而坐,窗外或许是寒风萧瑟,但屋内,每个人的脸颊都被炭火与蒸汽烘得微红。筷头伸向这锅“海陆杂陈”,夹起的不只是食物,更是一份妥帖的关怀,一种围坐的团圆。
庆阳清汤羊肉 风物与乡愁的和鸣
在庆阳,吃过浓墨重彩的暖锅,味觉的归宿,总落在一碗清汤羊肉上。
庆阳清汤羊肉(庆阳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这碗汤的底气,源自黄土高原的馈赠——陇东黑山羊。它们漫步于沟峁之间,饮清露,食百草,肉质紧实而膻气微乎其微,独留一份山野的清气。
掌勺人舀一勺滚烫的原汤冲入碗里,碗底的葱花、香菜瞬间被激活,香气蒸腾而起。再切上几薄片羊肉,如云絮般铺于汤面。先品一口汤,入口是毫无攻击性的温润,但片刻之后,一股深厚绵长的鲜甜便从舌根缓缓升起。再尝一口肉。肉质酥烂而不失其形,用舌尖轻轻一抵,便能化开,唇齿间只留下醇厚的余香与恰到好处的温柔。
庆阳饸饹面 人间烟火的修行
以麦为食的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碗面。在庆阳,这碗面就是饸饹面。四季轮替,寒暑过往,一碗热气腾腾的饸饹面,最能给庆阳人的胃恰到好处的慰藉。
庆阳饸饹面(庆阳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饸饹面讲究细而长、柔而韧,汤清而辣,辣中含清香之感,饸饹面也可素调干拌食用。
吃面的桌上,盐、醋、油泼辣子等调味一应俱全,腌韭菜、腌辣椒、拌萝卜丝、拌豆芽、拌黄瓜等小菜摆得赏心悦目。一碗面到手,要吸溜着吃完才算心满意足。
真正的风味,无需珍馐美馔,只需将山河的馈赠,以最诚恳的方式,融入一汤一面之中。
秋光易逝,风味难留。这些属于秋天的限定味道,朴素却深情,是季节的馈赠,也是城市独有的温柔。
这个十月,别只看落叶,去街头走一走,咬一口“秋天”,尝一尝“庆阳”。(来源:庆阳文体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