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海共成长·杨浦
创始人
2025-10-13 11:10:15
0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园踏入处理家长里短的社区,“95后”姑娘袁婧没想到,学了四年的外语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依然有用武之地。随着杨浦区城市更新吸引广泛关注,她所工作的长白新村街道正好需要一批外语讲解员,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

长白新村228街坊,是上海现存唯一成套“两万户”工人新村历史风貌住宅。228街坊蝶变的故事,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此交汇。为满足越来越多国际团体的参观需求,2024年长白新村发动街道青年干部组建了“228青年宣讲团”,袁婧就是宣讲团成员之一。至今,宣讲团已接待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28个国际团体来访。

“新时代的街道工作者,既要练就‘铁脚板’和‘热心肠’,也要握好连通世界的‘金话筒’,讲好鲜活的上海故事。”袁婧说。

袁婧(右二)在讲解。

“三个上海”吸引世界眼光

灰墙红瓦的老房子在时光的冲刷下失去光泽,红漆斑驳的门窗开合,吱呀声中仿佛诉说着往事。对工人新村的历史记忆,从小生活在杨浦区的袁婧并不陌生。

“228街坊是上海百年工业的缩影。”袁婧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问题,上海开始兴建“两万户”工人新村住宅。228街坊的前身,即是这批工人新村的代表。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更新势在必行。2016年起,作为上海仅存一批相对完整、规模较大的工人新村建筑群,228街坊12栋成套“两万户”老公房得到整体保留,成为一个以体验展示馆为中心,集生活、商务、文化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共享生活空间。

2021年,袁婧毕业后进入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工作,深度参与了228街坊的城市更新。让她印象最深的,是1500份调查问卷的收集工作。

“当时正值更新改造基本完成,引入何种业态则要问需于民。”袁婧说,为满足周边居民的多元化需求,街道组织社区规划师、专家团队、居民代表、物业团队、商铺代表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并向周边校区、园区、社区发放1500余份调查问卷,她也参与了其中。

“我们调研发现,周边居民对建设社区食堂的呼声尤为强烈。经过多方协调,228街坊的社区食堂调整了选址,从原址2号楼调整到临街的6号楼,让市民就餐少走100米。”

228街坊的蝶变吸引了世界眼光,它代表了“三个上海”:上海首批城市更新的典范、上海15分钟生活圈的核心节点、上海工人新村历史记忆的一站式集成。“得知有机会加入宣讲团,我既觉得十分幸运,又深感使命在肩。”袁婧告诉记者,从此她常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街区历史,给自己“充电”。

袁婧感慨,随着对228街坊深入了解,她越来越喜爱这个街区、喜爱这座城市。2016年,228街坊旧改仅用106天完成基地360户居民的“三个100%”协商征收;如今,228街坊广泛征集市民需求打造辐射周边十万人的“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228街坊的故事中,‘为了人民’是一以贯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8街坊。

“信、达、雅”讲好上海故事

袁婧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测试。在宣讲团,她还承担了中文讲解稿的翻译工作。然而,讲解稿中许多俗语没有固定译法,为了打造一份“信、达、雅”的专业讲解词,她常常要反复打磨。

比如“三转一响”,这是20世纪60、70年代流行的俗语,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四种家用消费品,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怎么翻译?出生于1998年的袁婧,为此专门查阅资料并询问街坊居民,最终决定将其译为“three turns one ring”。“我选择了相对直接的译法,可让外国朋友更直观准确地完成理解,后来证明效果不错。”

再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袁婧告诉记者,在中文讲解词中,这处表述用来说明改造前的工人新村承担了当地社区商业中心的功能,若不能准确翻译,就无法让外国观众理解城市更新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必要性。反复斟酌后,她选择了“seven daily necessities”的译法,非简单直译,主要表达“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内涵。

“翻译即理解。”这是袁婧在大学课堂上常听老师讲起的一句话。在基层工作中,她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要“信、达、雅”地讲好上海故事,不仅需要充分查阅资料,更需要将一次次“听民声、应民盼、为民生”的真实经历转化成故事素材。

讲解也有诀窍。袁婧告诉记者,对于不同团体,宣讲团成员们有不同的讲解侧重。比如,接待外国文化学者时,侧重讲解城市更新中保护开发的理念;接待外国企业家团体时,则侧重讲解15分钟生活圈“市场+公益”的运营机制。

2024年3月,一支由在沪外国商会、外资企业及创业留学生代表组成的团队到访长白新村228街坊,这也是宣讲团第一次接待国际团体。为此,袁婧和宣讲团成员们除了精心设计参观路线、针对性准备讲稿之外,还制作了许多图片展板。“我们希望用图片的形式,让外籍访客更容易理解228街坊蝶变的历史背景。”

跟着讲解员的脚步,外籍访客们在社区食堂与生鲜超市的烟火气中穿行,与街坊邻里共同做手工、写书法,感受上海老社区的新活力。“上海将国际化的理念融入每一个角落,让‘身边的国际社会’变得亲切可触。”参观228街坊后,留学生创业者胡安·马特欧斯·布迪尼奥感慨。

在杨浦,和228街坊类似的“蝶变”故事还有很多。近年来,杨浦区持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2022年全面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2024年实现小梁薄板房屋改造收官任务,2025年让“拎马桶”退出了历史舞台。五年来,杨浦累计征迁改造旧住房42.1万平方米,2万多户居民圆了宜居梦、安居梦。

“有幸能见证、参与这座城市逐步更新的伟大进程,今后我也会继续和其他讲解员一起,以青春的视角、鲜活的话语、灵动的表达,把杨浦故事、上海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袁婧说。

228街坊。

原标题:《我与上海共成长·杨浦 | 95后姑娘,向世界讲述“老工人新村蝶变”故事》

栏目主编:茅冠隽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肖彤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 沈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有... 国庆期间,有两位好友带着家人一起来乐山找我玩,想的是很久没见面了,大家就都一起在市里面聚一晚。 因...
湖南道县月岩国家森林公园藏酋猴...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熊昌勇 宋满清)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湖南道县月岩国家森林公园内,除了游客...
西藏拉萨城关咖啡文化周暨202... 10月11日,由拉萨市城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咖啡文化专委会、柠渡咖啡承...
超8万市民假期游复兴岛 专家学...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13日报道:现在的复兴岛有多火?伴随着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盛大启幕,这...
来北京不吃这些地道美食,等于白... 北京,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不仅有壮丽的历史遗迹,更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地道美食。若来北京却错过这些佳肴...
时光昆明|翠湖宾馆 开篇语 街巷烟火从蒙尘的底片中苏醒,在数字光影里焕发新生。这些凝固着昆明城市共同记忆的影像,是岁月沉...
四川多个景区官宣免门票 错峰游正当时 四川多个景区官宣免门票 瓦屋山金秋彩林。图据瓦屋山景区微信公众号 华西都市报讯(记...
超8万市民假期游复兴岛 专家学...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13日报道:现在的复兴岛有多火?伴随着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盛大启幕,这...
雨过天晴澄空如洗 “泰山宝光”...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3日讯 经历连续几天的降雨后,天空放晴,空气澄澈。10月13日上午10 时许...
土耳其耶迪戈勒国家公园碧波如镜... 土耳其博卢,耶迪戈勒 (Yedigöller) 国家公园碧波如镜、树树斑斓。 公园内七座湖泊如散落...
迪士尼全新动画电影票房口碑双丰... 迪士尼动画电影2025年持续领跑全球市场:续作IP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票房口碑双突破 在全球电影市场...
原创 自... 上周刷到老周发的露营视频,他居然在深山里用车载电磁炉煮火锅,蒸汽混着松木香飘出屏幕。想起半年前他还跟...
国内星级酒店客房设计分析 国内星级酒店的客房,可不是单纯“能睡觉”就行——它得撑起酒店的“星级质感”,还得接住客人的实际需求,...
江西弋阳消防:“红护栏”筑牢双...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消防救援大队以“红护栏”党建品牌为引领,...
原创 湘... 离了高椅岭山水之奇绝,转而入郴州城,寻访那条沉睡千年的秦朝古道——裕后街。 此街非江南水乡之婉约...
感受敦煌魅力 中国日报网10月12日电(记者 陈泽冰)2025年10月11日-12日,参加“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
朱柳二重奏:打造一个情理并茂的... 提到武夷山,你会想到什么? 是丹山碧水的世遗仙境,是醇香满溢的武夷岩茶,还是……一位正襟危坐的理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