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草原来,专割韭菜来!”
最近刷到这句改编自西贝广告语的段子,差点把刚喝的水喷出来。谁能想到,当年靠 “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圈粉无数的西北菜巨头,如今成了网友口中 “用情怀磨刀的镰刀手”?
更魔幻的是,这波骂声还没平息,西贝又因创始人贾国龙的硬刚操作火上浇油 —— 被曝用预制菜卖现做价后,不仅不认错,还骂质疑者是 “网络黑嘴”,最后道歉信里一句 “顾客虐我千百遍”,直接把消费者惹毛了。
被网友调侃:“西贝不装了,就一个字:贾。”
当然,这里的“贾”,不是真假的假,而是姓氏的贾,贾国龙的贾。但巧就巧在,这一个字,让吃瓜群众瞬间get到了某种微妙的双关意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今天好好扒一扒。
说西贝 “割韭菜”,网友最拿得出手的证据就是菜单上的价格。别以为西北菜就得是大碗便宜的实在样,西贝早把 “亲民” 二字抛到了九霄云外。
9月份,罗永浩一条微博直接把西贝推上热搜,导火索就是道 44 元的凉皮。有网友较真算了笔账:凉皮的主料面粉、黄瓜、面筋成本撑死 8 块钱,加上调料和人工,顶天了 15块,西贝直接翻了 5 倍多卖,这哪是吃凉皮,分明是交 “智商税”。评论区里立马炸了锅,有人吐槽 “这凉皮里加的是内蒙古的空气吧?” 还有人调侃 “月薪 5000 不配进西贝门”。
可这还只是冰山一角。3 只蒸饺 29 元,折算下来一只近 10 块钱,西贝说这是 “三生三熟” 6 道工序做出来的,贵得有道理。更离谱的是那个古方戗面馒头,一个要 21 块,比普通馒头贵了十几倍,网友笑称 “这馒头是用矿泉水和面、大师傅手工揉的吗?”
就连西北家常的黄馍馍,西贝也能卖出 “奢侈品” 价。成本几块钱的粗粮馍,换个精致摆盘就敢卖十几块,烤羊排看着分量足,实则瘦肉没几块,价格却直逼高档西餐厅。有消费者算过,一家三口去西贝随便点几个菜,就得花三百多,这钱够吃两顿麻辣烫,或者一顿不错的日料了。
大家为啥这么生气?因为西贝早年打着 “我从草原来” 的旗号,卖的是西北风情的亲民小吃,人均五六十就能吃饱。可这些年越做越 “高端”,商场里挑最好的位置,装修得亮堂气派,这些成本全摊到了菜价里。消费者想吃口实在的西北菜,结果吃的是 “装修溢价” 和 “情怀税”,换谁能乐意?
如果说高价还能靠 “环境好” 勉强圆过去,那 “预制菜冒充现做” 的爆料,直接戳破了西贝最后的遮羞布。
罗永浩在微博里直言 “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太恶心了”。这话一出,贾国龙立马炸了,公开宣称 “按照国家规定,西贝 100% 没有预制菜”,还放话要起诉罗永浩,甚至连夜召开 “1.8 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场面搞得比打仗还激烈。
可打脸来得比翻书还快。罗永浩直接悬赏 10 万征集证据,直播时拿出西贝后厨的海鲈鱼包装,念出配料表上的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添加剂,指着 “保质期 18 个月” 的字样反问:“这算哪门子鲜鱼?” 媒体跟着去后厨探访,更是发现了保质期 24 个月的冷冻西兰花,还有工具混用、用转基因大豆油的问题。
更让人心寒的是,有内部消息说西贝预制菜占比其实超 85%。要知道,大家愿意花高价吃西贝,图的就是 “现做”“新鲜”,毕竟宣传里一直吹 “内蒙古大草原新鲜直运牛羊肉”。结果期待中的烟火气,变成了微波炉加热的预制菜,这不是明摆着骗钱吗?
有妈妈吐槽:“特意带孩子去吃西贝儿童餐,以为食材新鲜,结果是预制的,花着现做的钱,吃着半成品,太坑了!” 要知道,西贝儿童客流一年超 640 万人次,儿童餐占菜单四分之一,这波简直是把家长当 “冤大头” 宰。
按理说,被实锤后好好道歉整改就行,可贾国龙偏要 “硬刚到底”,一套操作把口碑彻底搞崩。
一开始说要起诉罗永浩,结果罗永浩真拿出证据了,西贝赶紧改口,宣布开放全国门店后厨参观。可没几天又突然暂停参观,还下架了专门推出的 “罗永浩套餐”,这波反复无常直接被网友骂 “心虚”。
等到实在扛不住舆论压力,西贝终于发了致歉信,可里面一句 “顾客虐我千百遍” 彻底点燃怒火。网友怒怼:“我们花钱吃饭还成虐待你们了?这道歉谁看得下去?” 西贝赶紧修改重发,可信任早就碎了一地。
更讽刺的是,贾国龙一边骂质疑者是 “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一边却在悄悄整改:把中央厨房的前置加工挪到门店现场,承诺多数菜品现场制作,还说 2025 年 10 月前完成调整。可这迟来的 “诚意”,大家根本不买账,有网友说:“早干嘛去了?不是说 100% 没有预制菜吗?”
更搞笑的是西贝的 “下沉套路”。为了挽回大众市场,西贝搞了十多个子品牌,从燕麦面、麦香村到超级肉夹馍,再到 “弓长张”,结果几乎全凉了。“弓长张” 2020 年推出,连开业都没等到就夭折了;去年火过一阵的贾国龙中国堡,北京 53 家店说关就关,转头改成小锅牛肉,现在又换成了焖饭拌面,网友吐槽 “开店闭店像过家家”。
最近有消息说,西贝把中国堡改名叫 “龙堡”,想跑去呼和浩特开店,结果搜了半天就一家,还在歇业。这哪是拓展市场,分明是 “割完一波韭菜,换个地方继续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