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前文讲述了上海国庆黄金周期
国庆黄金周期间,上海文旅市场迎来全新热潮,各大文旅地标与文博场馆纷纷引入前沿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从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之旅,到浦东美术馆的“印象派之夜”,再到即将登场的云冈石窟“北魏开凿”场景,一系列VR秀场不仅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新选择,更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播,让千年历史与艺术瑰宝以全新姿态“活”了起来。
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了不起的老祖宗——周同学的时空奇遇记”主题艺术秀成为国庆期间的“爆款”项目。该项目以虚拟形象“周同学”为向导,借助VR设备为观众打开通往古代文明的“时空之门”。佩戴VR眼镜后,观众瞬间“穿越”至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工坊、唐宋的书画斋堂,甚至能亲手参与文物修复的关键环节——从清理青铜器表面的铜锈,到拼接破碎的陶瓷碎片,每一个动作都与真实修复流程高度还原,让原本遥远的文物保护工作变得触手可及。
“太神奇了!刚才我‘修复’了一件西周的青铜鼎,能清晰看到纹路在手中逐渐完整,这种参与感是在展厅里看文物无法比拟的。”刚体验完的市民李女士难掩兴奋,她表示原本只是带孩子来逛博物馆,没想到VR秀让孩子主动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讲解有效多了”。据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国庆期间该VR秀日均接待观众超2000人次,为满足需求,场馆特意延长了体验时段,并增加了设备数量,即便如此,热门时段仍需排队1-2小时。
与此同时,浦东美术馆的《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特展也因配套VR秀《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热度飙升。这场VR秀以1874年巴黎印象派第一次画展为背景,通过数字技术还原了当时的巴黎街头、画展现场,甚至让观众“置身”莫奈、雷诺阿等画家的创作现场,亲眼见证《日出・印象》等名作的诞生过程。
“戴上VR眼镜,仿佛真的站在19世纪的巴黎街头,能闻到咖啡馆飘来的香气,听到马车驶过的声音,连画家笔下的光影变化都能实时感受到。”艺术爱好者王先生为了体验这场VR秀,提前三天在线上抢票,“之前看画展只能隔着玻璃欣赏作品,现在能‘走进’画里,这种体验太震撼了”。据浦东美术馆统计,国庆期间该VR秀的门票上线即售罄,不少没抢到票的游客专程来到场馆,希望能等到退票机会。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将根据观众需求,考虑增加VR秀的场次,并推出联票优惠,让更多人感受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魅力。
除了已火爆登场的VR项目,备受期待的云冈石窟主题大展“云海相望”也将于10月10日正式登陆上海。据主办方透露,此次展览不仅将展出云冈石窟的珍贵文物复制品、考古资料,还特别打造了沉浸式VR秀,让观众“穿越”回北魏时期,亲身经历云冈石窟开凿的壮阔场景。
通过VR技术,观众可以“站”在武州山的悬崖边,看到工匠们手持工具开凿石窟、雕刻佛像的画面,甚至能听到他们的对话与凿石声,感受千年前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云冈石窟距离上海较远,很多观众没机会实地参观,我们希望通过VR技术打破空间限制,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走进’云冈石窟,感受佛教艺术与北魏文化的魅力。”展览策展人介绍,目前VR秀的调试工作已进入尾声,将采用最新的4K高清画质与3D音效,力求为观众带来最真实的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