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血糖波动的第一个高峰,受 “黎明现象” 影响,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旺盛,这两件事千万别做。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来和大家聊聊。
空腹不吃早餐是常见误区
很多糖友以为 “少吃一顿能控糖”,实则会踏入双重陷阱: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者易引发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空腹超过 12 小时,肝脏会大量分解糖原 “救场”,反而导致血糖反弹升高形成空腹高血糖;
且过度饥饿会让午餐暴饮暴食,加重胰岛负担,加速功能衰退。
正确做法是起床 1 小时内吃早餐,遵循 “1 蛋白 + 1 杂粮 + 1 蔬菜” 搭配原则,比如 1 个煮鸡蛋 + 半杯无糖豆浆 + 1 小碗燕麦粥 + 凉拌黄瓜,同时避免油条、甜面包等高 GI 食物。
晨起立即剧烈运动同样危险
空腹状态下肌肉缺乏能量来源,运动时诱发低血糖昏迷的风险比餐后运动高 300%,尤其当血糖<5.0mmol/L 时,绝对禁止运动。
杨小红主任建议早餐后 1 小时(从第一口饭计时)再运动,此时血糖达峰值,运动消耗效率最高,可选择快走、慢跑、太极等中等强度运动,每次 20-30 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