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下土疙瘩到中秋金元宝,景谷茯苓完成了一场华丽的产业变身。今年中秋,一款融合地道风味与养生理念的创新产品——景谷茯苓月饼悄然走红。该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对景谷茯苓月饼的反响远超预期,上市首周订单量便突破万盒,销售额超过100万元。这款将药食同源茯苓与传统月饼完美结合的创新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征服了消费者的味蕾,成为中秋消费市场的一匹“黑马”。
面对中秋消费市场,景谷茯苓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于年初启动“茯苓+食品”跨界融合项目。组织技术专家与食品研发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团队经过数十次试验,成功解决了茯苓粉与月饼、鲜花饼面团适配性、口感优化等技术难题,找到了茯苓粉与月饼、鲜花饼面团的最佳配比。
景谷茯苓月饼在保留茯苓药用价值的同时,确保产品既保持传统月饼松软香甜的口感,又增添了茯苓的健康功效。这种既保留传统文化内涵,又注入健康新元素的产品理念,正好契合了当下消费者的需求。该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对景谷茯苓月饼的反响远超预期,不仅在本省市场表现优异,产品还远销广东、四川、浙江等10余个省份。
茯苓作为中医临床、中成药配方、保健食品药品的重要原料,全国逾1200个药品需要茯苓配方,市场需求量每年达12万吨。
近年来,景谷把发展茯苓产业作为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益、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成立了推进茯苓产业发展的工作专班,由县处级领导“挂帅”,从项目落地、前期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等环节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同时,景谷还制定出台了《进一步规范茯苓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扎实做好茯苓种植备案管理工作,规范合法茯苓种植的审核、审批流程,确保茯苓产业稳步、规范、有序发展。近三年,景谷茯苓产量分别达2.87万吨、3.63万吨、4.14万吨,销售总额接近10亿元。景谷正在逐步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具备一定规模的茯苓原产地和贸易集散地。
景谷茯苓月饼的成功,为茯苓产业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目前,已有多个食品企业表达合作意向,希望共同开发更多茯苓深加工产品。专班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茯苓+”战略,探索茯苓与糕点、饮品、保健品等更多品类的融合创新,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推动景谷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县林草局 舒成伟 叶文燕 县农科局 杨丽君
上一篇:吃1块月饼=跑1小时?
下一篇:中秋节月饼市场“上新”又“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