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嘉兴这个宝藏乡村,
包出片的!”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
随着一批美丽乡村上新的
新业态、新文旅项目,
让嘉兴乡村游再次点燃市民
及长三角地区周边游客的消费热情。
朋友圈内,
晒村游的照片越来越多,
且美得让人完全看不出在乡村。
国庆长假首日,位于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的稻香窑烤面包正式开业,当晚,店外,一场精致的乡村音乐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一看到这些草垛就让我感觉仿佛回到小时候,本来是带着孩子来研学的,没想到村里的业态那么丰富,旁边还有艺术空间,有免费的漫画展可以带着孩子逛逛。”傍晚6点,来自上海的游客陈靖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永红村研学基地,在稻香窑烤面包店内惊喜道。
小编注意到,在永红村稻香窑烤面包及咖啡店内,30元左右一个面包的定价和30元一杯的咖啡定价与城市内同类产品相比并不便宜,但游客依然愿意为这份乡村美景和乡村野趣买单。“人均消费50元就能收获一个充满chill感的午后,比起在上海市区人挤人,我还是更喜欢到农村呼吸新鲜空气,而且这边拍照打卡也特别出片,完全不输旅游景点” 陈靖表示,相比较产品本身,她更愿意为这别致的乡村场景和情绪价值买单。
在永红村,带着孩子来打卡乡村窑烤面包、逛艺术展、参与研学活动的亲子家庭不在少数。事实上,永红村所在的凤桥镇,这里的“大三星”片区,以“党建+文旅”,以三星村为示范引领,串联101路公交车沿线及附近的凤桥镇联丰村、永红村、星火村,大星村,余新镇长秦村,大桥镇由桥村等7个村抱团实现共同富裕,也成为不少人假期短途游的“心选”之地。
今年7月,国家十部门联合发文《促进农文旅消费实施方案》,明确将“农文旅融合”作为拓展消费新空间的核心路径。特别是对于自嘲“牛马”的年轻人来说,如今的农文旅早已告别原先的“农家乐”模式,“乡村+艺术”“乡村+非遗”“乡村+潮流”……越来越多的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人们提供了一场短暂逃离城市与工业的chill之旅。
10月3日上午9点不到,位于三星村的“桃气神猴”森林乐园入口处已排起长队。尽管国庆假期已进入中段,这里的游客热情却丝毫不减。走进乐园,彩虹滑世界、童话城堡、旋转木马等大型户外儿童项目早已聚满亲子家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来自市区的陈女士正带着六岁的儿子打卡拍照,她笑着说:“这趟来值了,这里项目多、体验新,孩子特别喜欢萌兔特工队和火山攀岩,玩得舍不得走。”
“假期以来客流持续高位,从早到晚没断过,整个中秋国庆假期预计入园人次将突破5万人次。”据乐园负责人王周杰介绍,不仅局限于游乐,他们还精心准备了15场西游主题演艺活动供游客体验。此外,为应对大客流,大三星片区党委提前统筹,联动多部门增派30余名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全程做好客流引导与安全服务。
当城市的高速被车流堵成“停车场”,热门景区的观景台挤满攒动的人头,藏在乡野间的嘉兴乡村早已备好秋日的专属浪漫。放眼全市,海宁袁花镇神仙湖畔,国庆期间举办的“神仙生活集”和“武侠宴”活动,带领游客从现代都市穿越进金庸的武侠世界;嘉善县大云镇碧云花园的超万坪硫华菊花海陆续绽放,引来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演绎着属于嘉兴的“阿勒泰之秋”;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景区内上新的灯塔餐厅刷爆网络,全网曝光率超700万,假期首日超3万游客涌入丰义景区……
目前,嘉兴累计打造3A级景区村庄106个,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50条,每年吸引4000余万人次打卡消费。数据显示,2024年,嘉兴市乡村休闲游共接待游客4850万人次、营收53.9亿元,分别增长14%、32.1%。
紧跟全民休闲旅游时代趋势,以农文旅融合为切入口,启动全域乡村运营,差异化整合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跨界融合“非遗+”“体育+”“美食+”等高端业态,结合专业管理、抱团联营、主题营销等手段,全面构建乡村“有景看、有人来、有钱赚”的良性运营生态,据统计,2024年,嘉兴市乡村休闲游共接待游客4850万人次、营收53.9亿元,分别增长14%、32.1%。
在嘉兴的乡村,我们惊喜的发现,都市人最时髦的“松弛感”与“仪式感”成为了村民们的日常,“城里有的,村里一样也有,村里有的,城里还不一定有。”正如“不是远方去不起,而是乡村更有性价比。”
在嘉乡
寻找这个秋天的诗与远方
发现自己生活的附近的美
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来源:嘉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