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宁夏持续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剧院精品剧目到基层惠民演出,从文化主题展览到非遗互动体验,宁夏用多元文化场景浸润每一位游客的休闲生活,用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点亮这个长假。
文艺演出点亮假日欢歌
假日期间,宁夏处处律动着文化的脉搏:剧场内精品剧目引领风尚,场馆里演艺活动气氛热烈,广场上群众文化活动热火朝天。
石嘴山“多彩东永固·村晚庆丰年”秋季村晚系列活动
“祝福祖国”宁夏秋季村晚暨宁夏首届非遗展演在永宁县精彩上演,舞蹈、音乐快板、器乐合奏等节目,为国庆中秋佳节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在银川剧院,国内首部葡萄酒主题大型乐舞诗剧《举杯贺兰山》,连续8天精彩上演,120名演员以舞蹈、戏剧、光影特效与威亚特技,将“风土”化为流动画卷,80分钟的演出浓缩贺兰山东麓40年产业史诗,生动诠释了“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豪情。剧院外同步打造的“城市微醺站”与葡萄酒市集,更将观剧、品酒、购物融为一体,开创了文化消费新场景。
银川市组织开展6项10余场次音乐演艺,阅海夜色民谣季、文化园城市民谣节、“塞上新韵·大地乐章”演出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多元化的音乐盛宴。石嘴山市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12场次,举办的“音味有你爱尚平罗”双节音乐节、“多彩东永固·村晚庆丰年”秋季村晚系列活动等,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场兼具文化味、艺术感与烟火气的演艺新体验。吴忠市开展的第五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文艺演出活动,涵盖国庆盛典交响音乐会、秦腔专场文艺演出、电音节活动等,实现假日期间演出不断,极大满足观众的多样文化需求。固原市开展“古城韵·丝路情”——固原古城马队巡游暨文化展演活动,生动再现了古丝绸之路商旅往来的繁华景象,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海原县开展的“礼赞新时代欢歌庆华诞”2025年红歌大合唱、民谣音乐会吸引了当地千余名群众和游客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润泽民心
假日期间,宁夏各地公共文化场馆人气攀升,成为市民游客享受“文化休闲之旅”的热门目的地。各级场馆在正常开放的基础上,积极优化供给,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展览、精品剧目与互动体验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文化需求。
固原市原州区“古城韵·丝路情”——固原古城马队巡游暨文化展演活动
宁夏博物馆推出了“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等线上线下展览17个,开展了“烙葫贺华诞巧手绘山河”非遗葫芦烙画、“石韵刻贺兰·匠心承非遗”贺兰石非遗雕刻等10项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参观、游览、体验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固原市博物馆开展看展打卡、非遗体验、古诗闯关等活动,引导观众沉浸式解锁“文化过节”新玩法。宁夏美术馆举办了“国风雅韵水墨华章——迎国庆庆中秋浪宁夏”民乐演奏活动,并推出了“青云志——第一届宁夏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时代前进的号角——山东美术馆馆藏中国画人物画研究展”宁夏巡展等展览。宁夏人民剧院推出《八女投江》《男儿如山》等惠民话剧演出。
银川市各公共文化场馆共开展公共文化活动72场次,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精心推出的艺术印章打卡、“非遗”版画拓印、国庆主题徽章DIY等体验活动,游客踊跃参与。“塞上风华”首届银川市群众艺术系列展、“筑梦黄河·相见银川”全国坦培拉绘画展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参观。石嘴山市博物馆举办的“山河铃动”非遗竹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播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中卫市博物馆开展了“盛世绘新颜丹青颂华诞”——书画中国名家作品巡回展(中卫首展)暨牡丹之韵、齐海军艺术精品展,以及“中卫文化遗产摄影艺术展”,满足观众的多样文化需求。此外,各级公共文化场馆还通过延时开放、增加讲解频次等方式,让游客能够更好享受假日文化休闲时光。
非遗活化绽放时代光彩
假日首日,在银川河东机场,“流沙拾趣非遗沙画体验”活动引得不少旅客驻足,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旅游伴手礼”的形式,将非遗从“静态展示”变成“动态互动”。
韩美林艺术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在盐池县“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东西部文化艺术交流节现场,非遗展示区汇聚了盐池滩羊制作技艺、剪纸等本地非遗项目,通过“静态展览+动态演示”的形式展现非遗魅力。中宁县开展的全区第二届乡村振兴农民合唱艺术展演上,200余名群众带来的黄羊钱鞭表演点燃现场气氛。活动期间,非遗展示、美食品鉴同步开展,蒿子面、羊杂碎等特色美食吸引不少群众驻足选购。此外,西夏区漫葡小镇里的非遗工艺坊、隆德县红崖村老巷子景区魏氏砖雕、杨氏泥塑等传统非遗项目,吸引游客争相打卡。
这个假期,宁夏以文化为媒,让传统非遗“活”起来、剧场演出“潮”起来、群文活动“燃”起来,用一场贯穿全域、融合古今的文旅实践,为双节写下了生动的宁夏注脚。(宁夏日报记者 王刚 文/图)
上一篇:放假!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