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距离2025年中秋尚有约十天,酒店月饼已步入销售冲刺期。与往年同期“售罄”海报刷屏、限量排队的热闹相比,今年市场气氛明显“降噪”:朋友圈不再被“最后一批”“一盒难求”的话术占据,相关宣传重心也转向配料、工艺与文化内涵。
近两年来,持续推出中秋月饼产品的主要为五星级及以上酒店。观察者网就“今年酒店月饼销售总目标”“月饼毛利率是否仍能维持在70%以上”“如何调整定价以适应‘高价降、低价涨’的市场趋势”等问题联系了多家高星酒店。截至发文时,相关酒店或表示“不便回应”,或未作答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李宏向观察者网分析指出,酒店制作和销售节庆月饼,是其业务传统中的常见环节。然而,当前市场格局、酒店品牌影响力及消费者购买渠道均已发生显著变化,并对酒店的月饼销售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以往销售策略当中的那些“老套路”“老经验”,如今已经难以奏效。
低温月饼成市场新势力
临近中秋,月饼市场逐步升温,商家积极备货,线上线下联动、跨界合作频现,传统与创新产品并存。
京东超市近期发布的《京东月饼品类2025年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低温月饼(一种需在冷藏或冷冻环境下保存的月饼类型,以冰皮月饼为代表)成为今年增长黑马,不仅商品数量增长近3成,销售额增速更是以73%领跑行业。
视觉中国
盒马调研数据也表明,超过54%的消费者将月饼视作日常零食。这一消费习惯的转变,推动月饼从节令食品向日常点心类产品过渡,消费频率明显提高。
相较于传统月饼多采用礼盒装,低温月饼常以独立小包装出现,便于按需购买,逐渐成为上班族下午茶的新选择。据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员介绍,部分低温月饼因无需高温烘焙,可减少油脂与糖分的使用,低温工艺也降低了对防腐剂的依赖,更契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
一位无锡的消费者反映称,“传统月饼糖分油脂偏高,低温月饼口感清爽,感觉更健康。”
低温月饼的流行也带动销售模式创新。有线下专柜工作人员表示,年轻人购买低温月饼多为自用,一次买两三块尝鲜的居多。这促使商家调整进货策略,增加了小规格、多口味的产品组合。
叮咚买菜方面认为,月饼正从仪式型食品转向享受型食品,低温月饼的成功说明,传统节令食品需通过健康化、轻量化及场景拓展,才能持续吸引消费者。
酒店月饼难复当年盛况
综合京东消费及用户调研数据,2025年月饼市场呈现轻伴手礼、健康化、零食化、实用化及多维度营销五大趋势。此外,今年中秋人均购买量超过4盒,广式、港式及苏式等南方流派月饼销量显著高于北方口味。
然而,今年8月底,一篇关于酒店月饼销售任务的自媒体文章引发关注。
文中提到,北京某四星级酒店7月下达的月饼销售任务在内部引起争议:销售部每人120盒,前厅部每人60盒,客房部每人40盒,甚至月薪约4500元的保安、保洁岗位也需完成10至15盒任务。人力资源部门还表示,未完成者将按差价扣发工资。
文章还引用杭州某酒店前台员工的经历称,有常客因被推荐月饼表示“再推就换酒店”,使其不敢再主动推销。南京某酒店前员工则反映,7月突然接到前领导通知,要求结清去年5盒月饼尾款——要么补钱,要么卖完,否则不予开具离职证明。
对此,有网友留言称:“想钱想疯了”“黄牛都不要酒店月饼票”“保洁这类非销售岗位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明确有销售任务,完不成任务是不能扣人家工资的”。
视觉中国
实际上,从1980年代广州白天鹅宾馆推出首款广式月饼礼盒算起,酒店做月饼的历史长达40年,而这一传统早已演变为酒店行业的行业季节性经营项目。有媒体报道称,月饼生意对酒店而言甚至是一门毛利率超70%的 “香饽饽”——以某二线城市的四星酒店为例,一盒8枚装的广式月饼成本不超过百元,售价却高达398元。
不过,观察者网从多家酒店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今年这些酒店绝大部分未计划对外销售月饼。其中一家不愿具名的高星酒店员工透露,该酒店今年仅试水少量月饼,很快售罄。该员工进一步表示,酒店客群以休闲散客为主,而月饼传统采购方多为企业客户,因此酒店未将月饼销售列为核心业务,并对市场持观望态度。
李宏教授认为,早期高星酒店凭借餐饮工艺和选材优势,使得其中秋月饼一度被视为高端商务礼品。但随着社会餐饮水平提升和节礼市场收窄,酒店月饼的实际需求已不如前。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电商或直播渠道选购自用型产品,高星酒店欲重现月饼销售辉煌,已不太现实。
“月饼仍是酒店重要营销载体”
2025年中秋月饼的整体产量与销售额尚无权威统计,但市场萎缩趋势已较明显。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月饼产量为32万吨,销售额220亿元;2024年预计产量约30万吨,销售额约200亿元,同比均有所下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月饼市场总量预计继续收缩。
另一方面,自2022年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一直在遏制“天价”月饼现象。2025年9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称,四部门再次专题研究部署相关监管工作,并加强市场巡查与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规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风清气正的节日风尚。
观察者网发现,目前市场上高于500元的月饼礼盒已较为少见,不少酒店甚至推出了百元价位的小规格包装月饼。在电商及社交平台,部分酒店月饼已开始低价促销。
有行业分析认为,受团购、企采与直播促销的不确定性加大,高价礼盒持续被重点监管,“限制过度包装”、遏制“天价”月饼等因素影响,酒店月饼利润空间已被进一步收窄。此外,尽管月饼这一传统节令商品的供需关系正在趋于良性,但它对于一些酒店而言,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营销载体,有助于低成本获客、提升客单价、强化品牌形象,并激活私域流量。
观察者网了解到,部分酒店正从深化月饼口味、包装创新、销售模式,以及响应政府号召、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月饼产品方面进行探索,积极挖掘月饼经济潜力。
例如,有酒店开始尝试把月饼的线下渠道向“体验化”转型,通过开设主题快闪店、举办DIY月饼活动、结合中秋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增强消费者粘性。
未来,酒店将如何通过创新方式提升月饼产品力与营销效果,使其重新赢得市场关注,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健康的选择,并创造可观收益?观察者网观出行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