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旺季必涨”神话破灭?囤酒商亏哭,年轻人不买账,茅台怎么了?
创始人
2025-09-21 17:24:55
0

在贵州大山深处,有一个名为茅台镇的小村庄,它因一瓶酒改写了命运,也缔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一段传奇。这瓶酒,便是度数高达53%、被誉为“中国国酒”的茅台。长久以来,茅台如同“液体黄金”般存在,普通装售价几千元,珍藏版能卖到数万元,1970年代的茅台更是在2023年拍卖会上拍出140万美元天价。

而茅台镇,也凭借这瓶酒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地方之一,人均GDP达到31万美元,是美国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倍多,镇中心矗立的七层楼高茅台酒瓶雕塑,便是其辉煌的最佳见证。

茅台的神奇,不仅在于高昂的价格,更在于其无法复制的稀缺性。就像香槟只能来自法国香槟区,茅台也只能在贵州茅台镇生产。

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搭配特定的红色高粱,再经过九次蒸馏、三年陈化,整个生产周期至少五年,才成就了茅台独一无二的口感。也正是这份稀缺性,让茅台在市场上形成了一条“铁律”——只涨不跌,节前必涨。

从2001年上市到2023年,每年端午、中秋、春节前,飞天茅台价格上涨的概率接近100%,不少投资者将其视为比股票更稳妥的赚钱机会,“节前买茅台,节后赚差价”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投资逻辑。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延续了二十多年的“铁律”,在2024年轰然破碎。

2024年的端午,本是白酒销售的黄金期,往年此时经销商都在为抢货发愁,只因价格即将上涨。但这一年,情况却截然不同。

53度飞天茅台不仅没涨价,反而迎来大幅下跌,散瓶价格从2700元跌至2300元,原箱价格从3000元跌至2445元,这是茅台上市二十多年来首次在传统旺季降价,且跌势一直持续到端午结束,毫无反弹迹象。

彼时,还有人将这次跌价归为“意外”,可紧接着到来的中秋,彻底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

中秋节作为白酒消费的绝对旺季,销量占全年近30%,往年中秋前一个月,茅台价格便会开启上涨模式,涨幅通常在200到500元之间。但2024年中秋,茅台价格不仅未涨,反而继续下探,原箱价格跌破2550元,散瓶价格跌至2380元。

对比2023年同期的3000元和2755元,一年内茅台价格跌掉了450元到375元。这意味着,那些囤货等待涨价的经销商,每瓶酒都亏损了几百元。

市场的反应远比终端价格更为激烈。茅台股价从历史高点一路暴跌,从1600元跌破1300元,市值一天就能蒸发几千亿,累计蒸发超过1.6万亿元。

曾经把茅台股票当作“保险箱”的投资者,眼睁睁看着手中的财富大幅缩水。业绩数据同样不容乐观,茅台净利润增长从前几年的25%以上降至14.67%,创下近三年最低水平。

为了维持业绩,茅台开始采取“放量”策略,价格上不去就靠多卖数量来凑,可这种做法却让茅台的奢侈品光环逐渐褪色。

面对股价的持续暴跌,茅台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斥资60亿回购自家股票。这一数字不仅是茅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也是整个A股白酒行业的回购之最。

要知道,在此之前,茅台管理层一直认为“好公司不需要维护股价”,此次回购行动的力度可见一斑。回购计划启动第一天,茅台就花了近3亿元回购20万股,平均价格1494元,而这个价格相较于历史高点2627元,已经下跌了43%。

可令茅台没想到的是,市场给出的却是冰冷的回应。回购消息公布后,股价不涨反跌,甚至连续下跌了五天。在投资者看来,“连茅台自己都要救市了,说明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

更具标志性的是,宁德时代取代茅台成为公募基金的第一重仓股,这意味着管理着数万亿资金的专业机构,开始集体抛弃茅台,转向新能源等新兴行业,茅台“A股股王”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为了摆脱困境,茅台也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尝试。

首先是向年轻化靠拢,茅台冰淇淋登陆便利店,一盒售价约66元;与瑞幸咖啡合作推出的茅台拿铁,更是在社交媒体上瞬间引爆热度,年轻人纷纷排队打卡;随后与德芙合作的茅台巧克力,尽管定价在5到10美元之间,也很快售罄。

虽然这些跨界产品的营收占茅台总收入还不到0.3%,但意义重大,它让年轻人开始主动讨论茅台这个传统品牌。

不过,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少尝试过这些产品的年轻人并不喜欢茅台的味道,有人直言“喝起来像酒精”,如何真正赢得年轻消费者的认可,仍是茅台需要破解的难题。

与此同时,茅台也在加速国际化进程。目前茅台已进入七十多个国家,但在海外市场依旧相对小众,大部分外国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了解甚少,喜欢茅台的主要还是华人群体。

很多外国消费者第一次品尝茅台后,都表示“这就是酒精的味道,不明白有什么特别的”,品牌认知度低成为茅台开拓国际市场的最大阻碍。

如今的茅台,就像一位跌下神坛的王者,既有重新崛起的可能,也面临着被彻底超越的风险。从有利因素来看,国家正加大消费刺激力度,各种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若高端消费真的复苏,作为行业龙头的茅台必然会受益;而且茅台的品牌力依然强大,在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的地位短期内无人能撼动;经过股价的大幅下跌,从2627元跌至1400元,50%的跌幅已经释放了大部分风险,一些价值投资者开始关注茅台的投资机会,认为当前价格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但茅台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最大的问题在于消费者行为的根本性改变,过去很多人买茅台是为了投资保值,如今这部分金融属性需求正在消失,茅台必须重新证明自己作为消费品的价值。

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更是让茅台压力倍增。这一代消费者成长在经济相对困难的时期,更倾向于消费降级,以前可能会选择购买茅台这类奢侈品,现在则更愿意选择啤酒等性价比更高的饮品。

而且年轻人对品牌的忠诚度远不如父辈,他们更看重性价比和实际体验,如何吸引年轻消费者,成为茅台转型的关键。

此外,竞争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五粮液、剑南春等传统对手加大市场攻势,一些新兴的精品白酒品牌也在分食市场份额,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场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冲击。

茅台正在经历一场痛苦但必要的转型,从“永远涨价”的神话到“面临增长困境”的现实,这不仅是价格和业绩的调整,更是商业模式的重构。

在消费理性回归的时代,茅台必须回答一个根本问题:除了稀缺性和投资属性,它还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

真正伟大的品牌,从来不是因为稀缺而昂贵,而是因为无法替代而珍贵。茅台能否完成这次转型,重新定义自己在新时代的价值,摆脱当前的困境,重拾往日辉煌?

这场关乎“国酒”未来的转型之战,值得所有人持续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知名企业家郑志刚成立新集团... 中新网香港9月21日电 香港上合发展(ALMAD Group)21日宣布成立。该集团由香港知名企业家...
罕见!广东潮州渔民捕到“通天河... 近日,广东潮州有渔民在韩江潮州市区段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韩江鼋(yuán),这也是近年来韩江...
网红被指在龟展上搞擦边,遭人投... 近日,在广东佛山顺德世界名龟展上出现了一些网红的身影,有网友吐槽现场有网红表演擦边,让人反感。 9...
贵州习水多名小孩食用三明治后上... 日前,贵州遵义习水县疑似发生多名消费者食物中毒事件,多人在购买了一家蛋糕店出售的三明治后出现上吐下泻...
主任科员为儿子办婚宴85桌,受... 9月21日,海南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
投资2亿元的殡仪馆建成8年荒废... 建筑墙体斑驳、绿化带杂草丛生、偌大园区空空荡荡……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杨柳塘,一座占地近22万平方米...
始祖鸟、蔡国强道歉!官方连夜通... 9月19日傍晚,服装品牌始祖鸟和艺术家蔡国强联动,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查琼岗日举办烟花秀,有网友质疑此...
硅谷高管消息群一夜未停,H-1... 9月1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自9月21日起对H-1B签证申请人征收10万美元费用。这一消息立刻引发连锁...
菲律宾数万人抗议政府腐败,中使...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21日上午,上万菲律宾民众聚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
特朗普专机,险些被撞了 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乘“空军一号”赴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专机刚从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
中央巡视后,一“虎”卸任七年被... 周末又打“虎”,卸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七年半后,姜德果被查。 9月2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
武大通报关于肖某瑫纪律处分事项... 新京报讯 据武汉大学网站消息,近期,肖某瑫与杨某媛的矛盾纠纷引发社会关注。武汉大学组建调查复核专家组...
“桦加沙”将影响华南 广东发布...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秋台风接连生成。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已于20日停止编号,但其残留云系仍给广...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1日电 (董晓斌 夏伟)天山南麓,库玛拉克河奔腾不息。一座247米高的混凝土巨坝...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新疆的煤炭、太阳能、风能储量均居全国前列,更难得的是,新疆与中东部地区在用电时间上形成互补,这独特的...
八十年后的选择:扭转对抗、重回...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中新网就该话题采...
东博会旅游展:免签政策利好凸显 【东盟专线】东博会旅游展:免签政策利好凸显 中新社桂林9月20日电 (莫伟雯 何茜 邓竣缤)第22届...
专访丨期待泰中深化绿色金融与数... 新华社曼谷9月21日电 专访|期待泰中深化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领域合作——访泰国开泰银行执行副总裁郑卓...
数览成绩单|人流旺、物流畅,多... 近期,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邮政局等发布多项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
非遗魅力激活旅游市场:错峰游持... 央视网消息:假期未至,江西婺源就已提前迎来一波错峰游热潮。不少游客选择避开假期人潮,在古村街巷间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