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和罗永浩的拉扯告一段落了,餐饮业的其他瓜倒是一个接着一个。
太二酸菜鱼、老乡鸡、日本预制菜......
但跟昨天刷到的这张图比,上面的都是小巫见大巫。
上海中小学的孩子们,成天就吃这些?而且还要15元?
我承认有点想念预制菜了,起码一眼看上去不像泔水。
再搜搜其他上海学生餐,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食堂之外有食堂。
不说右上角的速冻包子了,就说下面中间这一大块黄土色不明物,我以为谁用鱼食捏的。
没想到吧,这是肉末蒸蛋。
还有文字版的吐槽,是这么说的。
谁说文字不能抑制食欲,看得我心里五味杂陈五谷杂粮的。
上海的午餐制度叫AB餐,通俗点说,学校会提供A、B两种搭配,家长提前两周看菜谱给孩子选。
单看菜名是不是觉着还可以?
花里胡哨的名字看着还挺会起的,眼见为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制度从2024年秋天开始推行,今年初基本覆盖了所有中小学。
推行之初,宣传稿满天飞,说什么灵活搭配荤菜和主食,强化供餐品质。
大家一听,都觉得上海孩子有救了,起码上面那种青菜火腿肠的赈灾餐,该被淘汰了吧。
虽然价格从15涨到了18,也就几块钱的事,还是营养更重要。
结果这AB餐一出来,真是大跌眼镜。
不看菜单只看图,以为在玩连连看。
只看菜单不看图,以为在玩找不同。
合着只有一个荤菜不一样啊,那算什么AB,撑死算Aa。
懂了,原来上海食堂是为了让中小学生们学好英文字母。
关键是,0个人想从难吃的A餐和更难吃的B餐中二选一。
大家都嫌弃的西贝预制菜,放在上海中学校食堂里真能降维打击。
但难吃还不算AB餐最大的缺点,更要命的,是安全。
就在昨天,上海好多所学校的家长发现,孩子午饭里的虾仁炒蛋有问题。
事情一出,餐食的供应商,绿捷实业,马上联系学校,说要把这道菜撤了。
撤的方式挺搞笑的,菜都端上饭桌给孩子了,老师又大喝一声“别吃”,去孩子身边给一勺一勺挖出来。
生怕再晚一秒,虾就复活了。
但绿捷这边的说法跟孩子不一样,他们说,虾仁里有细沙,是批次的问题。
至于其他食品安全问题,更是没有的事。
虾仁含沙,和虾仁发臭,两者的严重程度明显不在一个层面。
发臭那是变质了,吃了要食物中毒的。
可怜的虾,用小小的身躯为绿捷挡枪。
说起绿捷,上海家长真是苦其久矣。
他们从2014年成立开始,在上海做团餐做了10多年,服务300多所中小学,日供餐量能有50万份。
今年上海的中小学在校人数,总共也才182万。
这家企业的荣誉奖项更唬人,一会儿是中国团餐十大品牌啦,一会儿又是全国团餐大赛最高奖啦......还上榜了2022年上海封控期间的突出贡献单位。
最让人感叹的还是他们的中标能力——仅仅在8月份,绿捷就中了上海22所学校的餐饮服务。
这么看来,绿捷的餐饮供应品质起码在上海要算头部,才对得起这些奖项和数据吧。
就这些饭,绿捷问每位家长要18元。
我看西贝就算真要进军上海学生餐,按这个成本利润比,估计打算定价到天上去。
不过,西贝干不干得过绿捷,还要另说。
有人问,上海的中小学生,又不是吃不起好的,就不能家长接回家吃,或者带东西去学校吃吗。
改变不了学校,先改变自己总行吧。
悲报,这招没用。
别说双职工家庭没这时间接孩子了,就算你是零职工家庭,中午想接孩子吃饭,要给学校提供病历或者过敏原等证明。
拜托,这饭再吃下去,孩子们马上就都有病历了。
而且学校还严查自带食物,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饿了想吃个饼干面包,也没招。
好吧,学校是怕万一分零食出了点事,又要坐被告席了。
但话说回来,上海那么主理人,精致菜品放在全国都堪称无出其右,让学生吃点好的,最该给其他地方做出表率。
学生餐难吃,欺负小朋友吐槽没有战斗力对伐?
可不能让上海的韩国游客看到,否则怎么在他们的冷盘咸菜面前保持优越感。
那些豪车造出来的声势,岂不是白忙活了。
新闻来源
《上海绿捷回应称不存在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微观上海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 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潇湘晨报
《起底上海小学臭午餐供应商》大河报
《上海多校学生午餐发臭家长发声,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