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东北,穗浪连绵。9月16日上午,2025“走进汾酒第一车间”活动在吉林省梨树县汾酒绿色高粱基地正式启动。这场品质溯源之旅,汇聚了业内权威专家与多领域学者,从农业科学、酿造工艺与文化传承等多维度,展开一场对清香汾酒品质密码的深度探寻。
“粮心筑酒魂·大地共丰收”访谈现场
在梨树县的广袤田野上,高粱穗饱满、挺拔,随秋风摇曳起一片红浪。嘉宾们围坐田野间,围绕“粮心筑酒魂·大地共丰收”开启一场对谈。梨树县在种植高粱方面有着怎样的优势?汾酒酿酒专用原粮的品质优势是如何形成的?这种优势对白酒风味的影响是什么……在攀登高台的眺望下、在品味特调的畅饮中、在闲聊打卡的记录里,一个个问题便找到了答案。
四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坐对谈
秋风拂过,穗浪与笑语相融。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从高粱品种出发,强调良种是酿造清香型白酒的关键。“中国白酒最关键的就是高粱,用不同的高粱、不同的酿造方式可以酿出不同的美酒。”谢旗表示,高粱品种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方的生长环境培育适配的品种,最终实现所有高粱品种淀粉、单宁等重要指标含量类似,保证原粮质量一致,从而保障出品品质的稳定。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英则从内部视角,系统阐述了汾酒从选地、育种、种植到仓储的全链条品控实践,通过这套“从种到收、从储到用”的闭环管理体系,不仅为汾酒原粮的卓越品质奠定了根基,也赢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如今,我们也致力于把我们的故事讲好,用消费者能听懂的语言,让他们了解汾酒背后的故事。”韩英表示。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高度评价汾酒绿色原粮基地,认为其构成了汾酒强大的品质护城河与品牌竞争力,用“最大规模”“最大疆域”“最佳成果”和“稀缺资源”四个关键词概括汾酒第一车间的多年实践:“拿我们所在的高粱地来说,汾酒锚定世界四大黑土地之一的松辽平原,让好粮、好酒有了坚实根基。”
汾酒“以土地为本、以粮心为魂”的布局,让消费者对品质有了切实感知,从而真心信赖。“从消费者角度看,‘一方水土出一方好粮’,而东北的黑土地正适合种高粱。”知酒传媒创始人向宁则从消费信任与传播视角指出,汾酒正从源头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结。
以良种,酿就品质“粮”心。自2009年起,汾酒在行业率先将粮食基地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在10多年间持续强化绿色原粮基地布局。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投入,现已形成跨越山西、吉林、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原粮基地布局,总规模达到140余万亩,构建了“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这一创举不仅筑起了汾酒的品质长城,更开创了中国白酒行业品质溯源的新范式。
位于吉林省梨树县的汾酒绿色高粱基地
敢敞开大门,方见真心、诚心与“粮心”。自2021年起,“走进汾酒第一车间”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年,成为行业瞩目的品质IP。五年来,活动足迹遍及山西沁县、汾阳、甘肃山丹、河北张北等绿色原粮基地,在“黄金种植带”探寻高粱、豌豆、大麦用根系编织出的文明版图。
行走田野中,透过第一车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片高粱红,更是一条以品质为基、以创新为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放眼未来,汾酒将继续以至诚至纯之心,抓好全产业链的管控,以更高标准和要求提升品质美誉度,让品质成为汾酒最坚实的基石,让绿色成为汾酒最靓丽的底色,让匠心成为汾酒最永恒的追求。
饱满的高粱穗见证汾酒品质
五年深耕,是初心不改的坚守,更是面向未来的启航。从一粒种子到一杯美酒,这条以“粮心”为契的产业之路,映照着汾酒从源头起笔、以品质筑基的伟大格局,更诠释了一个民族品牌与土地共荣、与农业共生、与时代共行的深远使命。
文字:刘 妍
摄影:卫 波 严长江(见习)
摄像:高 伟 董朝晖(见习)
后期:高 伟
编校:李丽君
责编:董 雷
审核:刘 捷
下一篇:丽水文旅&京东旅行,正式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