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蜀大地的腹地,成都像一块温润的玉,浸润着千年的烟火气与诗意。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世界美食之都” 称号的城市,既有青城山的清幽、都江堰的壮阔,也有宽窄巷子的市井、锦里的热闹,更有盖碗茶里的悠闲、火锅里的热烈。踏上这片土地,你会明白为何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种味道、每一段时光,都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沉醉其中。
一、寻山问水:在自然与古迹中触摸千年智慧
(一)青城山:青城天下幽,问道入云端
从成都市区驱车 1.5 小时,便抵达被誉为 “青城天下幽” 的青城山。这座道教名山群峰环绕,古木参天,山间溪流潺潺,云雾时常缠绕在半山腰,走在青石板路上,连呼吸都变得清新起来。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以道教文化和古迹为主,后山则以自然风光见长,无论是想探寻文化底蕴,还是想沉浸式感受山水之美,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前山的核心是建福宫和上清宫。建福宫坐落在丈人峰下,宫前古木苍翠,宫后瀑布飞泻,宫内供奉着道教始祖老子的雕像,殿宇檐角飞翘,透着古朴雅致。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途经天然图画、天师洞等景点,天师洞是青城山最古老的道观,相传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炼丹传道之地,洞内供奉着张道陵的塑像,洞外有一株千年银杏树,树干粗壮得需几人合抱,每到秋天,金黄的叶子铺满地面,美得像一幅画。
若偏爱清静,后山便是绝佳选择。后山没有过多的人工雕琢,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沿着山间步道行走,时而穿过茂密的竹林,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时而路过清澈的溪流,溪水冰凉沁人,偶尔还能看到村民在溪边洗衣洗菜,充满生活气息。山顶的白云寺是后山的制高点,站在寺前的观景台远眺,群山连绵起伏,云雾在山谷间游走,仿佛置身仙境。下山时可选择乘坐索道,从空中俯瞰青城山,满眼都是翠绿,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
(二)都江堰:千年水利,滋养天府
离青城山不远的都江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这座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 2200 多年历史,至今仍在灌溉着成都平原,让 “天府之国” 的美誉延续千年。来到都江堰,你不仅能看到壮阔的水利景观,更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魄力。
都江堰景区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像一道屏障,能将内江中的泥沙排入外江,防止河道淤塞;宝瓶口则控制着内江的水量,确保水流平稳地流入成都平原。站在伏龙观的观景台上,看着岷江江水被巧妙地分流,不禁感叹古人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 的治水理念有多精妙。
沿着景区的步道前行,还能看到二王庙、安澜索桥等景点。二王庙供奉着李冰父子,庙内的碑刻记载着都江堰的修建历程和历代修缮情况,其中 “深淘滩,低作堰” 的治水六字诀,至今仍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原则。安澜索桥横跨岷江,桥面由木板铺成,两侧用铁链固定,走在桥上,桥面会随着脚步轻轻晃动,低头能看到脚下奔腾的江水,既刺激又壮观。傍晚时分,夕阳洒在都江堰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远处的群山被染成金色,景色格外迷人。
二、市井寻味:在烟火气中品味成都味道
(一)火锅:一锅红汤,沸腾成都热情
提到成都美食,火锅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成都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一口红汤锅底,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热烈与包容。成都的火锅店遍布大街小巷,从装修精致的连锁品牌,到藏在巷子里的老火锅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正宗的成都火锅锅底,牛油是灵魂。牛油凝固时呈淡黄色,加热融化后,加入干辣椒、花椒、姜、蒜、八角等香料炒出香味,再加入高汤煮沸,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涮菜的选择更是丰富多样:毛肚要选叶片厚实、表面颗粒分明的,在锅里 “七上八下” 15 秒,入口脆嫩爽口;鸭肠要新鲜,烫到微卷即可,嚼起来带着韧劲;黄喉、脑花、午餐肉、贡菜…… 每一种食材在红汤里滚过,都染上了麻辣的味道,让人越吃越上瘾。
吃火锅时,配上一碗香油蒜泥蘸料,既能中和火锅的辣味,又能提升食材的鲜味。再点一份红糖糍粑,外皮酥脆,内里软糯,蘸上红糖汁,甜而不腻,正好缓解火锅的辛辣。成都人吃火锅讲究 “慢”,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从傍晚吃到深夜,锅里的汤一直沸腾,桌上的笑声也一直不断,这就是成都火锅的魅力 —— 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流。
(二)小吃:街头巷尾的舌尖惊喜
除了火锅,成都的小吃更是数不胜数,从清晨的早餐到深夜的夜宵,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味蕾。在成都的街头巷尾,藏着许多老字号小吃店,它们没有华丽的装修,却凭着地道的味道,吸引着本地人和游客。
清晨,走进一家老面馆,点一碗担担面。面条细滑劲道,上面铺着肉末、芽菜、花生碎、葱花,淋上红油和芝麻酱,拌匀后每一根面条都裹满了调料,咸香微辣,一口下去特别满足。如果喜欢汤面,红汤抄手是不错的选择,抄手皮薄馅大,咬开后汤汁四溢,鲜美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上午逛累了,找一家茶馆坐下,点一份钟水饺和蛋烘糕。钟水饺的馅料是纯猪肉,不加蔬菜,煮熟后淋上红油和甜酱油,甜辣适中,口感细腻。蛋烘糕则是成都人的童年回忆,现烤的蛋糕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可选择奶油、肉松、豆沙等馅料,一口下去,满是香甜。
到了傍晚,建设路小吃街便热闹起来。这里聚集了各种成都特色小吃:糖油果子外皮金黄,裹着芝麻和白糖,咬起来外脆里糯;烤脑花用锡纸包裹着,加入辣椒、花椒、葱花等调料,烤得鲜嫩入味,一点也不腥;还有冰粉,加入红糖、山楂、葡萄干、花生碎等配料,冰凉解暑,正好缓解白天的燥热。在建设路,你可以一边逛一边吃,从街头吃到街尾,感受成都小吃的丰富与美味。
三、慢享时光:在烟火气中感受成都人情
(一)宽窄巷子:老成都的时光印记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组成,这里保留了清末民初的川西民居建筑,青砖墙、灰瓦顶、木门窗,处处透着老成都的韵味。走进宽窄巷子,仿佛穿越到了过去,时光也随之慢了下来。
宽巷子以 “闲生活” 为主题,这里有许多茶馆、咖啡馆和特色店铺。找一家茶馆坐下,点一杯盖碗茶,看着街上往来的人群,听着茶馆里的川剧表演,悠闲地度过一个下午。宽巷子里还有许多老式四合院,院内种着花草树木,摆放着石桌石凳,充满生活气息,偶尔还能看到老人在院内下棋、聊天,让人感受到老成都的悠闲与惬意。
窄巷子以 “慢生活” 为主题,这里聚集了许多文创店铺、手工作坊和特色餐厅。你可以在文创店铺里挑选具有成都特色的纪念品,如熊猫玩偶、蜀绣摆件等;也可以在手工作坊里体验蜀绣、竹编等传统工艺,感受成都的传统文化魅力。窄巷子里的餐厅大多装修精致,主打川菜,你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成都美食,如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
井巷子则以 “新生活” 为主题,这里有一面长长的文化墙,墙上雕刻着老成都的生活场景,如掏耳朵、采耳、喝茶等,生动地展现了老成都的市井生活。井巷子里还有许多特色店铺,如书店、花店、甜品店等,你可以在这里逛一逛,感受成都的现代与时尚。
(二)锦里:三国文化的热闹画卷
锦里紧邻武侯祠,是一条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仿古商业街。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热闹的商铺、精彩的表演,让人仿佛置身于三国时期的成都。
走进锦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 “锦里” 二字,牌坊两侧挂满了红灯笼,充满喜庆的氛围。沿着街道前行,两侧的商铺售卖着各种三国主题的纪念品,如诸葛亮的羽扇、关羽的大刀模型等,还有许多成都特色的手工艺品,如蜀锦、蜀绣、竹编等。
锦里的小吃也很有特色,除了成都常见的小吃,还有一些三国主题的美食,如 “张飞牛肉”“诸葛连弩饼” 等。“张飞牛肉” 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相传是三国时期张飞发明的;“诸葛连弩饼” 外形像诸葛连弩,口感酥脆,咸香可口。
傍晚时分,锦里的灯笼全部亮起,红色的灯笼映照着古色古香的建筑,景色格外美丽。此时,街道上的表演也开始了,有川剧变脸、皮影戏、杂技等。川剧变脸是成都的特色表演,演员们在瞬间变换出不同的脸谱,让人惊叹不已;皮影戏则充满童趣,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剧情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在锦里,你可以一边逛吃,一边欣赏表演,感受三国文化的魅力和成都的热闹氛围。
(三)茶馆:成都人的悠闲日常
在成都,茶馆不仅是喝茶的地方,更是人们社交、休闲的重要场所。成都的茶馆遍布大街小巷,从豪华的茶馆到简陋的街边茶摊,每一处都充满了烟火气。
走进一家老茶馆,首先听到的是 “盖碗茶” 的吆喝声。服务员端来一套盖碗茶具,将茶叶放入碗中,用沸水冲泡,盖上盖子,片刻后,一杯香气四溢的盖碗茶便呈现在你面前。成都人喝茶讲究 “品”,他们会先揭开茶盖,闻一闻茶叶的香气,然后小口慢饮,细细品味茶的滋味。
在茶馆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老人拿着鸟笼,一边喝茶一边听戏;年轻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还有人在茶馆里下棋、打牌、看书,每个人都在享受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茶馆里还经常有川剧表演、评书等,你可以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表演,感受成都的文化氛围。
成都的茶馆还有一个特色 —— 采耳。采耳师傅拿着专业的工具,在你的耳边轻轻操作,既能清洁耳道,又能让人感到放松舒适。许多游客来到成都,都会在茶馆里体验一次采耳,感受这份独特的悠闲。
成都,这座充满烟火气与诗意的城市,既有自然的壮美、历史的厚重,也有美食的诱惑、生活的悠闲。在这里,你可以寻山问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可以市井寻味,品味地道的成都味道;可以慢享时光,感受成都人的悠闲与热情。无论是短暂的旅行,还是长久的停留,成都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爱上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如果你还没有来过成都,不妨收拾行囊,踏上这片土地,开启一场难忘的天府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