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堵心”到舒心——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交通蝶变引来客流攀升
创始人
2025-09-17 12:09:58
0

常晓蓉 忻州日报

“早晨9点就到了五台山,本以为进山得耗上一阵,没想到一路顺畅。”9月中旬,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游客李建国拎着行李入住酒店,难掩心中的轻松与感慨。作为集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身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五台山曾因节假日“人车爆满”令不少游客望之却步。如今,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随着限流预约、智慧公交、设施升级等一系列交通新政落地见效,景区已实现从“拥堵焦虑”到“畅行舒心”的华丽转身,游客体验感与景区吸引力同步攀升。

预约扩容双向发力 筑牢进山“顺畅通道”

“您预约的是9月10日上午的进山车位,可从南门、北门、西门任一入口通行。”在五台山入口处,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引导预约车辆有序驶入。记者从五台山景区管委会获悉,为从根源上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景区常态化实施“每天限定游客4万人、车辆2000辆”政策,所有进山车辆需提前5天通过景区官方平台完成分时段车位预约,未预约车辆可停靠在南、北、西门外的免费停车场,再换乘智慧公交免费进山,从流程设计上避免了车辆拥堵。

为提升游客预约体验,维持良好的预约秩序,今年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门票与车辆预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迭代升级,新增人脸识别预约功能。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系统稳定运行,更从技术层面有效杜绝了“黄牛囤票占位”等扰乱预约秩序的非法行为,让预约服务更透明、更可靠。

五台山停车场全景。范琛

“南门是游客进出的主要通道,承担着70%以上的客流压力,每到旺季,原有停车场车位相对紧张。”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洋指着南门外一片开阔的停车场介绍道。2024年,景区精准发力扩容停车资源,在南门外新建两座大型应急停车场,加上游客服务中心原有停车场,共计车位1万余个,从根本上缓解了停车压力。刚停好车的太原游客王女士坦言:“以前来这儿找停车位得费老半天劲,这次全程顺顺利利,带着老人孩子也不费劲,体验感好了不止一点。”

智慧公交全域织网 铺就旅途“舒心干线”

“各位游客,前方即将到达黛螺顶站,请整理好随身行李物品,切勿遗漏。”上午10时,记者乘坐8路公交车前往黛螺顶,车内语音播报清晰悦耳,座椅整洁如新。驾驶员郑润凤不时通过后视镜关注乘客状态,遇到老年游客上下车,总会耐心等候。

“保持车内干净整洁、提供贴心服务,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郑润凤是晋旅公司2024年先进标兵,已有三年景区公交驾驶经验。她向记者分享:“家里有三个孩子,以前因需照顾家庭只能从事零散工作,现在孩子都大了,能来景区开公交,做自己喜欢的事,每天都干劲十足。我们车队里像我这样的驾驶员还有很多,大家都想着把服务做好,让游客舒心。”

据五台山游客服务中心换乘区经理史俊虎介绍,景区交通服务体系由管委会统一规划布局,晋旅公司负责专业运营,目前已构建起“主干线+支线”的全域智慧公交网络。其中,3条主干线分别连接南门(8路)、西门(10路)、北门(11路),所有线路在黛螺顶换乘区交汇,实现无缝接驳;9条支线从黛螺顶辐射至佛母洞、东台等核心景点,形成一个纵横交错、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更让游客点赞的是,智慧公交不仅24小时运营,还全程免费。为保障运营高效有序,公司为每位驾驶员配备对讲机便于实时沟通,调度中心则依托智慧公交系统,实时查看站台与车内监控,动态调整发车间隔时间,实现科学精准调度。“通过智慧化管理,游客在站台的平均等候时间基本控制在5分钟以内,真正做到了‘随到随走’。”史俊虎说。

设施升级精准破题 畅通景区“微循环”

为彻底破解重点区域的拥堵痛点,景区精准施策,在游客流量密集的殊像寺和黛螺顶两处核心点位,新建了地下人行通道。“以前在殊像寺附近,游客过马路得躲着车,司机开车也得防着行人,总让人提心吊胆。现在有了地下通道,行人走地下、车辆走地面,安全多了。”在殊像寺地下人行通道入口,景区安保人员张师傅向记者细数新设施的好处。记者走进通道内看到,灯光明亮柔和,地面干净整洁,不少游客在此稍作停留、整理行李,通道既保障了安全,也成了贴心的“临时休憩点”。

除了地下通道,景区还对部分道路进行拓宽改造,进一步减少了拥堵风险,让人们出行更加顺畅。“以前这段路一到旅游旺季就容易出现拥堵,现在即使是在节假日,车辆也能平稳通行,很少出现长时间拥堵现象。”经常往返景区的当地商户对改造效果赞不绝口。

交通“堵点”的打通,换来了游客体验的品质跃升,也助推了景区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数据显示,今年五台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截至9月11日,共接待游客593.05万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9.67%。

从“限流预约”的源头管控到“智慧公交”的全域覆盖,从“车位扩容”的硬件升级到“人车分流”的细节优化,五台山景区以交通治理的“小切口”,做好了旅游服务提升的“大文章”。如今,顺畅的交通路网不仅是串联山水人文的“纽带”,更成为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动脉”。优质的体验、舒心的环境,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山川灵秀间感受文化魅力,在畅行之中收获旅途愉悦。

来源: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就是郎酒的特色,庄园的味道 酿造自己的市场。 作者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在郎酒,我真正感到被尊重,被服务,所以我现在喝郎酒...
乐山不止钵钵鸡!本地人私藏的挞... 提及乐山美食,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钵钵鸡,但其美食版图远不止于此。在乐山本地人的私藏清单里,挞挞...
一片黄金叶的“出海经” 600多年前,泾阳茯茶以独特的“金花菌”(冠突散囊菌)发酵工艺香飘古丝绸之路,书写了“茯茶西行、骏马...
雅安深山宝藏!挞挞面配酥肉,这... 在雅安的深山之中,藏着一道令人惊艳的美食组合 —— 挞挞面配酥肉,堪称 “碳水炸弹” 般的美味存在。...
南溪红糖燕窝卷有多绝?30 位... 南溪红糖燕窝卷凭借独特魅力风靡一时,30 位阿姨连夜赶制的场景,尽显其受欢迎程度。这一美食不仅在制作...
德宏红糖软米粑粑!傣语叫 “豪... 德宏红糖软米粑粑,傣语称之为 “豪爪”,是云南德宏傣族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它以软米为主要原料,搭...
贵阳肠旺面之外!豆花面配油辣椒... 在贵阳丰富的早餐江湖中,除了广为人知的肠旺面,豆花面配油辣椒同样是不容错过的美味。这篇文章将从豆花面...
黔东南酸汤鱼平替!榕江卷粉裹折... 在黔东南的美食版图中,酸汤鱼一直是响当当的名片,但如今一款本土小吃正以独特魅力成为其 “平替”,那就...
蓝爷说品牌:内蒙古风干肉-牛脆... 从“特产礼盒”到“口袋零食”,牛脆脆给内蒙古风干肉指了一条千亿路。 作为品牌咨询人,蓝爷想说:内蒙古...
李连贵熏肉大饼:四平铁锅里的“... 中央路的“金字招牌”:熏肉香飘九十年 四平的清晨,铁东区中央路的“李连贵熏肉大饼总店”前已排起长队。...
“浙”里秋味,“甬”难忘怀!宁... 9月13日至14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2025“味美浙江·百县千碗”美...
“7分钟上齐3道菜”被质疑!知... 把“浙江之声”,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极目新闻、浙江经视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
什么样的人会吃预制菜? 什么样的人会吃预制菜? 99%的人都会吃预制菜,如果你的定义是,西贝那种菜算预制菜。 首先是学校:...
国庆锁定上海普陀!TOP中央公... 国庆不想宅家?去上海普陀区逛逛!上海普陀区TOP中央公园的5天文化盛宴已就位!绿色剧场音乐文化互动演...
窗口售票系统升级攻略:传统售票... 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传统景区的窗口售票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升级压力。过去,游客购票主要依赖人工售票窗...
两个人去安徽黄山旅游6天需要多...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一直在我心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那奇松、怪石、云海、...
毕节威宁火腿之外!荞凉粉配霉豆... 在贵州丰富的美食版图中,毕节威宁火腿早已声名远扬,但除了这一经典美味,荞凉粉配霉豆腐更是藏在贵州人舌...
厦门旅游攻略四天三晚,4天3夜... 🌊厦门四天三夜行程全解析!山海相拥的鹭岛,藏着让时间静止的魔力。无论是文艺青年偏爱的红砖骑楼,还是吃...
原创 敦... 各位朋友,咱今天来聊聊敦煌壁画里那些神秘又迷人的唐代乐器,尤其是燕乐二十八调,这可是大有来头。想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