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山西省运城市政协委员建议,要通过标准化、品牌化、套餐化的推广,将“四菜一汤一饼”打造成像北京烤鸭、西安牛羊肉泡馍一样的城市IP,让游客因美食而来、为文化驻足,最终实现“一碗汤喝出运城故事,一张饼烙出河东风情”的文旅融合新格局。
山川河湖的馈赠、农耕文明的积淀,让山西运城孕育出独树一帜的餐饮文化。如今,一场关于美食的“味觉革命”正在这里悄然兴起——以“黄河大鲤鱼、中条山牛肉、峨嵋岭土鸡、涑水河火锅、关公羊汤、舜帝烧饼”为核心的“四菜一汤一饼”特色餐饮品牌,成为运城递给世界的一张美食名片。
日前,运城市政协将“强化‘四菜一汤一饼’美食套餐推广,打造河东特色餐饮名片”作为协商议题,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多位市政协委员与市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运城美食文化发展大计。
2022年,市委、市政府通过“品鉴运城美食、晋享运城味道”等系列活动,经文化学者、餐饮专家、烹饪大师多轮品鉴与公众意见征集,确认推荐“四菜一汤一饼”作为运城特色餐饮的代表。与此同时,通过举办擂台争霸赛、地标美食技能大赛、美食月、进校园推广等活动,“四菜一汤一饼”知名度迅速攀升。
“尽管政府大力推广‘四菜一汤一饼’,但目前缺乏统一的采购基地和详细的制作标准,不同酒店在食材选择、烹饪方法、菜品分量等方面差异较大。部分酒店为追求利润,使用不好的食材或随意改变烹饪工艺,导致菜品品质参差不齐。”市政协委员杨文杰认为,随着“四菜一汤一饼”推广工作的推进,相关服务人员对菜品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使客人到运城各店享受的标准不统一,客人的评判就不一样。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锐也认为,“四菜一汤一饼”作为运城的地方特色美食名片,仍存在品牌特色不凸显、代表性的餐饮门店较少且知晓率低、标准化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品牌名称需文化赋能”“旅游套餐必须标准化”“食材溯源亟待体系化”……协商座谈会上,委员和专家提出20多条建议,市商务局等7部门现场接招。这场由市政协搭台的深度协商,直击运城美食名片的发展瓶颈。
“运城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刘锐建议,要深入挖掘运城文化资源,为这一特色饮食组合赋予更具文化内涵和标志特征的名字,创造出如“运城关公宴”“河东珍馐宴”“舜帝御膳礼”等凸显运城标志符号且富有文化底蕴的名称。
市政协委员姚军表示,联合行业协会要明确核心菜品的选材、工艺、口味标准,如原材料的选料标准,羊肉的汤底熬制时长、火锅里的食材加工要求等,引入米其林星级评价维度,增加顾客体验、服务流程等软性指标,推动标准与市场需求同步升级。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四菜一汤一饼”品质认证,通过门店颁发分级认证标识,形成消费信任背书。
市政协委员蔡建兴认为,融合推广“四菜一汤一饼”,需要在线上制作美食宣传片、开设美食直播、发布美食攻略等,吸引更多网民关注、传播;线下举办美食文化周活动,通过现场展示、品尝、交流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四菜一汤一饼”。
市政协委员郭光明建议,通过标准化、品牌化、套餐化的推广,将“四菜一汤一饼”打造成像北京烤鸭、西安牛羊肉泡馍一样的城市IP,让游客因美食而来、为文化驻足,最终实现“一碗汤喝出运城故事,一张饼烙出河东风情”的文旅融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