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刘秋峰。平时吃得下、饿得快,虽然食量大,但饭后总感觉肚子胀胀的,消化慢,还偶尔反酸、烧心,甚至大便偏干、排便不畅——如果你也经常这样,可能要警惕是不是“胃强脾弱”了。
在中医理论中,“胃强”并不是说胃的功能非常健康,而是指胃受纳食物的能力较强,像一个“仓库”,可以装下很多食物;但“脾弱”则表示脾的运化功能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消化、吸收和输送这些食物。
脾虚运化不力,食物就容易停滞在胃肠,形成积滞,时间一久还可能产生内热,出现胃灼热、烦躁失眠、口干舌燥等现象。
简单来说,胃强脾弱其实就是“收得进,运不走”——胃能装,但脾搬不动、处理不了。货物堆在仓库里发霉(食积),或者处理不全随便排出(便溏腹泻),整体消化吸收效率低下。
针对这类问题,中医调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步清理积滞、清降胃火,
第二步强化脾的运化能力。
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通过一些方法帮助消化、导滞清热,把堆积的食积和胃火清理出去,缓解胀满、烧心等不适;
接着,重点转向健脾化湿,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使食物能够有效被吸收利用,水湿得以正常代谢,从而改善整体状态。
这样分步调理,让脾胃之间重新恢复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吃得好、消化得了”,身体自然越来越舒畅。
32岁的王女士,长期外食,胃口一直很好,但饿得快,一饿就心慌手抖,饭后腹胀明显,上腹部轻按即痛。经常大便稀溏,甚至可见未消化食物,下午疲倦明显,双腿沉重。舌苔厚腻,边有齿痕。
经辨证属于胃强脾弱伴有食积,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消滞为法。(中医强调一人一方,具体用药需个体化调整。)
经一段时间调理,患者胃胀明显减轻,大便逐渐成形,体力也有所恢复。继续巩固治疗后,食欲趋于稳定,消化功能大幅改善。
脾胃调和,是健康的基础。如果你也遇到类似困扰,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从根本调理,恢复身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