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这话真不是瞎掰的。前阵子连着下了几天雨,我早上起来总觉得嗓子干得像要冒烟,上班也没精神,摸鱼的时候刷手机,看到老人常说 “秋季不补,底气不足”,才反应过来 —— 哦,是该给身体 “充充电” 了!今天就给大伙儿分享我试了好几次才摸透的 3 样 “度秋神器”,做法简单,厨房小白也能搞定。
先说说第一样,雪梨红枣银耳汤。说实话,我以前对这种甜汤特不感冒,总觉得 “寡淡无味,不如喝奶茶来得痛快”,直到去年秋天嗓子干得像要冒烟,说话都费劲,我妈硬逼着我喝了一周,结果意外发现 —— 嗓子舒服了不说,连早上起来脸上的干皮都少了。
做这汤我踩过不少坑,一开始买的银耳看着白花花挺好看,煮了俩小时还是脆生生的,一点胶都出不来,气得我差点把锅扔了。后来才知道,买银耳得挑那种颜色偏黄、摸起来有点糙的,太白的可能被处理过。泡发也有讲究,用温水泡 1 小时就行,别用开水,不然外面烂了里面还没透。
做法其实特简单:
泡发好的银耳和去核的红枣一起放进砂锅,加足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炖。本来想切块雪梨直接丢进去,结果炖完雪梨全化了,汤变得糊糊的,后来发现等银耳炖出胶(大概 1.5 小时),再把切好的雪梨块放进去,煮 10 分钟就行,最后加一勺冰糖调味。煮好的汤盛出来,银耳糯叽叽的,雪梨带着清甜,红枣的香味也透出来了,喝一口暖到胃里,比喝奶茶舒服多了,关键是喝完嗓子润润的,不像吃了重口的东西那样烧心。
再来讲讲啤酒鸭,估计有人会纳闷 “秋天吃鸭子?还放啤酒,不怕燥得慌吗?” 老实讲,我一开始也这么想,直到去年中秋,我爸做了一次啤酒鸭,我抱着 “尝一口就走” 的心态吃了块,结果直接炫了半盘。后来才知道,鸭子是凉性的,秋天吃刚好能中和 “秋燥”,而啤酒不仅能去腥味,还能让鸭肉炖得更软烂,简直是 “天作之合”。
做这道菜不用复杂的调料,菜市场买半只处理好的鸭子,剁成块(别太小,炖的时候会缩水),冷水下锅,加几片姜、一勺料酒,煮开撇去浮沫,捞出来沥干水。锅里放少许油,下姜片、葱段炒出香味,把鸭肉倒进去翻炒,直到表面微微发黄,这时候沿着锅边倒一罐啤酒(普通啤酒就行,别买太贵的,浪费),啤酒要没过鸭肉,再放两个八角、一块桂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40 分钟。
这里有个小窍门,我妈教我的 —— 炖到 20 分钟的时候,加少许盐和一勺黄豆酱,既能提鲜又能让颜色更好看。最后开大火收汁,收到汤汁浓稠裹在鸭肉上就行。炖好的鸭肉筷子一戳就烂,连骨头缝里都渗着香味,一点腥味都没有,配米饭能吃两大碗。不过要注意,啤酒里的酒精会挥发,开车也能吃,但别给小孩多吃哈。
最后说酸辣藕片,这道菜是我 “被逼无奈” 琢磨出来的。我家孩子不爱吃炒藕片,说 “没味道,像在嚼木头”,本来想放弃,后来某天做凉拌菜,随手把藕片焯了水,加了点醋和辣椒,结果孩子居然抢着吃。现在这道菜成了我家餐桌上的 “常客”,清爽解腻,还能当零食吃。
买藕的时候要注意,选那种两头封得严实的,不然里面容易进泥,洗起来费劲。切成薄片后,别直接炒,先烧一锅水,加一勺白醋,把藕片放进去焯 30 秒,捞出来过凉水,这样藕片会脆生生的,还不会发黑。
调酱汁很关键:碗里放两勺生抽、一勺香醋、半勺白糖、少许盐,搅拌均匀,喜欢吃辣的可以切点小米辣,不爱吃辣就用蒜末代替。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把蒜末(或小米辣)爆香,倒入调好的酱汁,煮开后淋在藕片上,拌匀就能吃。说实话,这道菜我经常做多了,放冰箱里冷藏半小时,吃起来更爽口,追剧的时候抓着吃,比薯片健康多了。不过有一次我把醋放多了,酸得我直咧嘴,孩子还笑我 “做饭像在瞎捣乱”,现在每次调酱汁都得用勺子量,生怕再翻车。
这三样菜,一个甜汤润秋燥,一个肉菜补能量,一个凉菜解油腻,搭配着吃,既不会像吃羊肉那样燥得上火,也不会像吃凉菜那样凉到肠胃。说实话,秋补真不是非得吃人参、燕窝那些贵的,家常菜吃对了,照样能把 “底气” 补回来。
最近我把这三样菜的做法分享到小区群里,有个邻居说她照着做了啤酒鸭,家里老人吃了直夸 “烂糊,入味”,还特意给我送了半袋自己种的青菜,搞得我挺不好意思的。其实做饭就是这样,简单的食材,用心做,就能吃出幸福感。
大伙儿要是秋天也觉得没精神、嗓子干,不妨试试这三样菜,做法都不难,花不了多少时间。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赞,让更多人知道秋补不用瞎折腾,家常便饭也能吃得舒服又健康。当然,这也是我一家之言,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你要是有更好的做法,也别忘了在评论区告诉我呀!
#晒图笔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