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最近搞了个大动作:1000多家线下店突然能“送外卖”了。在美团、淘宝上花7000块抢它家新出的限量纪念酒,2分钟就被抢光,销售额直接冲到1.8亿。更离谱的是,这些酒到二手市场被炒到1.8万一瓶,带特殊编号的甚至飙到2万。加上半年挣了454亿,日均入账2.5亿,茅台这波操作确实能打。
但仔细看白酒圈子现在可不好混。2025年春节销量跌了15%,中高端酒更惨,掉了20%。以前婚宴一桌得摆一箱白酒,现在两瓶都喝不完;送礼也不兴整茅台了,500块的酒都被嫌贵。从2016年到现在,白酒产量直接砍了七成,卖酒的老板一个个眉头拧成疙瘩——存货堆得跟小山似的,连工地停工、企业缩预算都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茅台自己也难受。高端酒还能靠着“飞天”撑场面,但中端系列比如“王子酒”“汉酱”被卡在500到800元的“尴尬价位”。这价位的酒卖不动,上半年动销最好的反倒是100块以下的平民酒。为了清库存,茅台只能往三四线城市冲,还搞直播发代金券。可这些酒要跟地方小厂抢市场,人家价格低、促销猛,茅台的优势只剩个“名头”。
有意思的是,茅台最近开始学年轻人玩套路。出了小瓶装、低度酒,中秋还推了个四瓶装飞天茅台,说是要适应“朋友聚会”。经销商现在不光卖酒,还得会搞品鉴会、讲故事,把喝酒从“工作应酬”包装成“生活享受”。有经销商吐槽:“现在卖的不是酒,是氛围感,得让客人觉得这酒值得发朋友圈。”
但问题还一堆。茅台官方价和市场价差得离谱,直播间甚至卖到1484块一瓶,比经销商甩货还便宜,价格体系乱套了。库存更夸张,7到8亿瓶积压,全国每家分到两瓶都够喝一年。而且年轻人根本不买账——调查显示18到25岁里只有11%选白酒,更爱喝低度微醺饮料。茅台试过联名冰淇淋、出文创酒,但热度像烟花,转眼就熄了。
海外也没啥起色。茅台在64个国家设了网点,但一年销量才34万瓶,法国那边高关税一卡,价格直接比国内贵一半。老外喝不惯酱香,清酒靠搭配中餐慢慢打开市场,茅台倒好,推出个“希腊限定版”卖1619块,这不是明摆着卖情怀?
现在经销商都学会了新话术:“以前靠关系吃饭,现在得靠算法和数据。”但说实话,茅台现在像是走钢丝:既要维持高端形象,又得让年轻人不嫌弃;既要清理库存,又不能砸了自己牌坊。有人说它靠品牌撑着,可万一哪天连“面子工程”都撑不住了呢?
你看它最近动作不少,改产品、搞直播、杀向下沉市场,但核心问题还在——年轻人不爱喝,老客户喝得少,库存堆成山。这钱景到底能持续多久?可能就看他们能不能把“高端酱香”变成年轻人觉得“潮”的东西了。不然总有一天,茅台得面对个现实:就算能送外卖到家,没人在意你这酒,终究只能堆在仓库里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