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德国出差,在柏林的酒店客房找了半天没看到热水壶,急得我差点给前台打电话。同行的德国朋友见了直乐,直接走到水龙头前接了杯凉水递过来:“试试这个,比矿泉水还干净。” 我捏着杯子犹豫半天,最后还是偷偷用咖啡机的热水功能烧了半壶 —— 没办法,从小被家里人念叨 “喝冷水会肚子疼”,这习惯刻进骨子里了。
其实不光我这样,我妈现在去超市还总盯着保温杯看,说办公室里每个人桌上都摆着一个,泡枸杞的、煮陈皮的,没谁喝凉白开。她总说 “热水治百病”,感冒了要喝,肚子疼要喝,就连天热中暑,第一反应也是灌杯热水发汗。但在德国那几天,我发现街头的饮水机永远有人接水,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课间也是举着水杯直接喝凉水,一个个蹦蹦跳跳的没见谁闹肚子。
后来跟当地朋友聊起这事,才知道他们对自来水有多信任。柏林的自来水厂官网居然能查到每个水厂的水质报告,钙啊镁啊这些元素含量写得清清楚楚。朋友家的水龙头打开就能喝,他说德国的水管铺得特别讲究,都是走在污水管上面,还定期检测。有次去他家做客,他指着厨房水龙头说:“这水比超市卖的矿泉水还好,含镁量高,对身体好。” 说实话,我当时看着那清澈的水流,还是没敢直接喝。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人爱喝热水也不是天生的。我奶奶说她小时候只有生病时才能喝上热水,平时都是直接舀水缸里的水喝。后来才知道,咱们全民喝热水的习惯,居然跟几十年前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关。那时候为了防疫,政府提倡喝开水杀菌,家家户户才开始备上热水壶。现在条件好了,自来水过滤得干干净净,但长辈们还是改不了烧热水的习惯,总觉得热乎乎的水喝着才舒服。
有意思的是,清代有个叫袁祖志的人去欧洲游历,就发现中西方饮水习惯差太远。他说中国人怕喝凉水坏肚子,西方人却专爱喝冷水解热。他还琢磨着,可能是西方人吃的牛排奶酪太油腻,得用冰水来调和。现在想想,这大概就是最早的 “文化差异观察笔记” 吧。
我在德国超市里看到瓶装水的货架特别小,不像咱们这儿琳琅满目。朋友说他们很少买瓶装水,一来自来水能直接喝,二来环保。但这习惯到了中国可就行不通,上次我带德国客户去餐馆,服务员端来热水壶,客户一脸茫然地问能不能要冷水,服务员瞅他的眼神跟看外星人似的。最后折中给上了冰镇矿泉水,客户喝得津津有味,我却在旁边替他捏把汗 —— 生怕他第二天闹肚子。
其实细想下来,不管是喝热水还是直饮水,核心不都是图个健康嘛。中国人用煮沸的方式保证饮水安全,慢慢养成了喝热水的养生习惯;德国人靠技术把自来水处理干净,自然就偏爱直饮。就像我妈现在也开始用净水器了,但烧开水的步骤还是省不了,她说听着水壶咕嘟咕嘟响,心里才踏实。
你们家是不是也总备着热水壶?冬天捧着保温杯,夏天也得喝温凉的水?对老外直接喝自来水这事儿,你们能接受吗?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