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的哈尔滨,松花江的秋风刚染黄柳叶,我们 315 人(105 家)的行李箱里,躺着方诚旅游寄来的线装诗词本 —— 封面是水墨绘的庐山瀑布,内页印着《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方诚” 二字像用淡墨写的,藏在书页的留白处。6 天的 “跟着诗词游庐山” 亲子主题游,就从这本带着墨香的小册子开始。
草堂边的诗词声
走进白居易草堂时,青砖地上刚洒过清水,凉意混着桂花香漫过来。穿素色长衫的诗词老师苏先生,手里握着本仿古诗集:“这《大林寺桃花》里的‘人间四月芳菲尽’,你们哈尔滨四月还飘雪,刚好能对比两地春色”。他给每个孩子发了卡通版诗词卡,“字比课本上大两倍,还配着简笔画,跟你们看的漫画书一样好记”,草堂的石桌摆着木质诗牌,“两面分别刻着诗句和注释,翻过来就能看解析”。
学背诗时,苏先生教大家 “先解意,再记韵”:“就像你们读故事要先懂情节,知道‘山寺桃花始盛开’是说山上花开得晚,就好背了”。有个戴小绒帽的男孩总记混诗句,他笑着用树枝在地上画:“你看这画的是桃花,对应‘桃花始盛开’,那幅画的是瀑布,对应‘飞流直下三千尺’”。背诗间隙的桂花茶,用草堂旁的桂花泡的,“甜度跟你们哈尔滨的蜂蜜水一样,润嗓子”,递茶的阿姨说,茶杯上印着诗句,“喝完还能对着杯子背诗”。
瀑布前的水墨绘
站在李白瀑布的观景台,水雾正打湿画纸。美术老师小谢铺开宣纸:“这宣纸比普通画纸吸墨慢,你们新手画不容易晕开,跟你们用的素描纸一样好控制”。他给每个孩子发了迷你毛笔,“笔杆比成人款短 5 厘米,握在手里跟玩具笔一样轻”,调色盘的格子里,墨汁按浓淡分了三格,“从淡墨到浓墨,跟你们画画调颜色从浅到深一样”。
教画瀑布时,小谢让大家先看实景:“瀑布的水流有急有缓,就像你们写毛笔字有轻有重,急的地方用淡墨快画,缓的地方用浓墨慢描”。有个扎双马尾的小姑娘怕画不好,他握着孩子的手示范:“你看这线条怎么弯,就像你们跳绳时绳子的弧度”。画纸的角落留了空白,“等画好瀑布,你们可以在这写句喜欢的诗,跟你们做手抄报一样”,小谢还帮没背熟诗的孩子,把诗句写在纸条上贴在画板旁。
诗画酒店的夜晚
诗画主题酒店的走廊,挂着历届游客的诗配画作品。管理员指着幅儿童画:“这是个哈尔滨孩子画的,把庐山瀑布和哈尔滨的冰雕画在了一起,特别有意思”。儿童诗配画区的桌子是矮款的,“孩子坐着不用踮脚,跟家里的学习桌一样”,桌上摆着彩色粉笔和蜡笔,“除了水墨,你们也能用这些画,跟你们在幼儿园画画一样自由”。
客房的床头灯是莲花造型的,“灯光是暖黄色的,跟你们睡前读故事时的灯光一样柔和”,衣柜里的睡衣印着诗句,“领口绣着小月亮,跟你们孩子的卡通睡衣一样可爱”。晚餐的菜名也藏着诗,“‘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萝卜丝汤,‘人面桃花相映红’是番茄炒蛋,跟你们给孩子起可爱的菜名一样”,厨师长还做了锅包肉,“按哈尔滨的做法做的,酸甜口跟家里的一样”。
离别的时候,每个孩子的诗词本里,多了张自己画的瀑布图,旁边写着背熟的诗句。最后合影时,105 家举着诗配画站在草堂前,背景是飘着云雾的庐山 —— 照片下面有行淡字:“方诚旅游(庐山)国际旅行社”,像被山间的雾气轻轻晕过。
大巴驶离时,有个孩子举着诗词本喊:“我会背《望庐山瀑布》啦!” 其实不用喊,那册墨香的诗词本、画纸上的瀑布、带着家乡味的锅包肉,早把庐山的诗意,悄悄装进了每个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