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句话免除非洲17国债务,中国为啥要长期援助非洲?值得吗?
创始人
2025-08-23 14:24:23
0

历史渊源深厚,援助情谊绵长 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许多非洲国家仍在为独立而挣扎,而中国也刚刚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国际环境也十分艰难。然而,1955年的万隆会议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与非洲的领导人首次进行大规模的接触,并联合发声,坚决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个举动为双方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仿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到了六十年代,中国的援助开始逐渐落实。1963年,中国派出了首支医疗队前往阿尔及利亚,当时该国刚刚从法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医疗条件极其匮乏。中国医护人员带去了基本的医疗设备,并教授当地医生一些基本的治疗技术。随后,1964年,中国援建了赞比亚的卢萨卡体育场,虽然这座体育场并不算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但对一个新独立的国家来说,它不仅是体育活动的中心,也是庆典和文化交流的象征。 然而,最具代表性的合作无疑是坦赞铁路。这条铁路的建设始于1965年,当时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请求中国协助修建一条从内陆到海边的铁路,用以运输铜矿。西方国家拒绝承担这个项目,但中国咬牙答应,并于1970年开始动工。最终,工程提前完成,铁路全长1860公里,成为中非合作的标志。它不仅解决了运输难题,还极大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在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时,非洲26个国家投了赞成票,占支持票的三分之一多,这份情谊中国始终铭记。进入七八十年代后,中国的援助更加广泛,不仅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发展农业、提高生产力,还在九十年代,推动了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中国企业陆续进入非洲设厂。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论坛定期召开,涵盖各类合作项目,从北京到非洲轮流举办,合作变得更加系统。2013年,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强调平等互利。随着约翰内斯堡峰会和北京峰会的陆续召开,中非合作愈加深入,涵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

2021年,达喀尔会议提出九项工程,重点聚焦数字经济和疫苗合作。2022年,中国宣布免除非洲17国的23笔无息贷款债务,再次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的深厚情谊。这一切证明,中非的关系从一开始的政治支持,到后来的经济合作,已经发展成了一份深厚的友谊。 经济互惠共赢,资源市场双赢

中国对非洲的长期援助,除了源自历史的深厚根基,还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之一,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国内市场的需求有限,需要寻找外部市场。非洲的市场潜力巨大,54个国家、超过14亿的人口,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中国市场扩展的理想选择。同时,非洲丰富的资源,如石油、矿石、农产品等,也恰好填补了中国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以贸易为例,2024年中非贸易总额已达到2955.6亿美元,其中中国从非洲进口了1167.9亿美元的原材料,这一数字逐年增加。例如,2017年通车的蒙内铁路,连接了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和内罗毕,全长480公里,建设过程中中国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该铁路的建成,使肯尼亚的经济得到了显著的促进,运输了数以千万计的乘客和大量货物。 中国企业不仅从中赚取了利润,还通过向非洲出口过剩产能,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安哥拉,作为非洲的石油大国,2023年日产石油120万桶,大部分供应给中国。中国公司在安哥拉投资了油田和炼油厂,确保了中国能源的稳定供应。同时,中国企业还参与了刚果金的钴矿开采,这些钴矿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非洲国家普遍存在设施落后的问题,很多国家难以独立修建路桥港口等基础设施。中国通过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既帮助了非洲发展,又从中获得了资源交换的机会。这种“资源换基建”的模式,形成了双赢的局面。截至2025年,非洲对华出口增长了14%,这表明非洲国家也从中获得了经济利益。

外交影响深远,国际合作广阔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仅在经济上带来了双赢,在外交上也具有重要意义。非洲拥有54个国家,联合国中的投票权极为重要。中国通过深化与非洲的关系,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2024年,非洲领导人齐聚北京,重申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非洲国家的广泛认同。非洲国家看中了中国提出的平等互利、不搞零和博弈的合作模式,认为这一理念切合他们的发展需求。2022年,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46个国家支持中国,其中不乏非洲国家,这正是中国在非洲深厚影响力的体现。

此外,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中国在非洲设立了60多所孔子学院,教导数万非洲学生中文,并提供奖学金,让非洲的年轻人到中国留学。这些学子回到家乡后,成为中非之间沟通的桥梁。中国的医疗援助也从1963年开始,累计派遣了2.5万多人次的医务人员,帮助治疗了数以亿计的患者。 中国在非洲的援助不仅体现在物质支持上,更通过文化和教育的交流,深化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虽然存在一些挑战,如部分国家的债务问题,但中国始终秉持平等合作的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取了灵活的方式。

总的来说,中非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也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双方在资源、市场、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互补,让这份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未来无疑将迎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建穿越游、文化体验游点缀多彩... 央视网消息:暑期即将进入尾声,而文旅市场依旧火热。各个景区游人如织,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文化体验游 ...
敦煌中医夜市来了,时间地点敲定... 夜市 时间 2025年8月24日晚(星期日) 19:30-21:30 夜市 地点 敦煌市沙州乐园...
“生态资源+低空体验”新模式催... 央视网消息:秋日的新疆奇台县江布拉克,万亩旱田麦浪翻滚、低空游览人气爆棚、夜间演艺精彩纷呈,多元业态...
2023-2025 年儿童乐园... 这年头,家长们为了孩子那可是操碎了心,尤其是带娃去哪儿玩,简直成了每天的灵魂拷问。儿童乐园就成了 “...
一场不踩雷的北京胡同游!就选北... 北京的胡同,犹如这座古老城市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生活的烟火气。每一条胡同都像是一本打开的书...
苏州旅游探秘:小众路线深度游攻... 一、引言 苏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
苏州虎丘旅游攻略:探索历史文化... 一、虎丘的历史渊源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因山形似虎而得名。据史书记载,虎丘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
山楂泡枸杞,这对“酸甜CP”藏... 山楂的酸、枸杞的甜,泡在水里碰撞出的味道,喝过的人都懂——酸甜清爽,比白开水有滋味,比奶茶健康。但你...
秋天多吃蒸菜,这4道营养又开胃... 立秋之后啊,你看那热气呢,还没完全散掉呢,不过这空气啊,已经不像夏天那么湿漉漉的啦,变得干燥些了。这...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但魔芋其实... 我们吃魔芋的时候应该极少有“吃了会长胖”的愧疚感,因为魔芋是道素得不能再素的菜。 无论是火锅中的魔芋...
原创 几... 前言 在琳琅满目的白酒市场中,价格参差不齐、品牌众多,让不少普通消费者在买酒时感到无从下手。 尤其...
一元早餐店:清晨的暖光里,藏着... “王大哥早上好,还是老样子——俩烧饼一碗豆腐脑吧?”“李姐,你的糖烧饼和豆浆好了,慢用啊”……38岁...
广东深圳41岁男子,带两个孩子... 今年这个暑假网友点赞最好实际生活旅行,那就要算湖南岳阳这位41岁男子吴先生了,他是湖南省岳阳汨罗市人...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汛期、暑期旅...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汛期、暑期旅游安全提示 当前正值汛期,同时也是暑期旅游高峰期,极端天气多发,滑坡、...
重庆长江索道车厢悬停在半空中,... 8月22日,有网友发视频称,重庆长江索道运行时悬停在半空中,车厢中还有乘客。 网友发布视频截图 ...
“有没有想过谁收拾?”泰山景区... 近日,有网友称,自己在泰山游玩时看到部分区域有游客乱扔登山杖,视频发出后,引发热议,有网友对部分游客...
看海、读诗、非遗体验成文旅新标... 央视网消息:在福建东南沿海,有一座风光旖旎的海岛——东山岛。白天,帆影点缀碧波,人们听潮写诗;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