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这日子,就像老天爷给夏天按了个暂停键。
您瞅瞅,8月23号一过,那股子闷热劲儿啊,就跟被抽了筋似的,慢慢就蔫巴下去了。
不过咱可别急着撒欢儿,这"秋老虎"还蹲在墙角呢,保不齐啥时候就窜出来咬你一口。
要说这节气,老祖宗可留了不少讲究。
我小时候就听奶奶念叨:"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当时还纳闷儿,这鸭子咋就成宝贝了?
后来才明白,这鸭子性凉,就跟给身体装了个小空调似的,专治那秋天的燥热。
吃1肉:鸭子得这么吃才够味
鸭肉这玩意儿,可是处暑餐桌上的C位。南京人爱炖萝卜老鸭煲,杭州人偏爱烤鸭酱鸭,咱普通老百姓家里,来个紫苏焖鸭就挺美。
您知道为啥老鸭比嫩鸭金贵吗?就跟人似的,岁数大的经历多,肉质紧实有味道。
做法也简单:鸭肉切块煸出油,放把姜蒜和紫苏梗,生抽老抽冰糖一招呼,啤酒当水焖上半小时,最后撒把紫苏叶,那香味儿能飘半条街。
尝2豆:绿豆赤豆,一个赛一个
绿豆可是夏天的消暑神器,处暑接着吃正合适。我奶奶每年夏天都煮绿豆汤,放点冰糖和陈皮,那叫一个解渴。您猜怎么着?
这绿豆还能解百毒,古代大夫开方子都拿它当药引子。
赤小豆别看长得像红豆,本事可大着。
广东人爱用它煲汤,跟薏米茯苓搭伙,专治夏天贪凉闹的肚子。不过得记着,这赤小豆得提前泡俩钟头,要不煮不烂。
喝3样:酸梅汤打头阵
酸梅汤可是老北京的夏天记忆,乌梅山楂甘草一锅炖,冰镇了喝那叫一个透心凉。现在街边奶茶店都拿它当招牌,不过自己煮的才够味,糖别放太多,酸溜溜的才正宗。
菊花茶得选杭白菊,配上枸杞,清肝明目。电脑族手机党每天来一杯,眼睛不干不涩。
银耳羹得慢慢炖,银耳泡发了撕小朵,跟莲子百合一块儿熬,出胶了才养人。临了撒把枸杞,红白相间看着就喜庆。
地方特色:龙眼白丸子,老福州的讲究
福州人处暑讲究吃龙眼,剥了壳泡稀饭,甜丝丝的补气血。还有那白丸子,糯米粉搓的小球球,跟苹果酒酿一煮,暖呼呼的养胃。
养生贴士:吃好还得动好
处暑这会儿,早晚凉快,正适合遛弯儿打拳。饮食上得记住"三多三少":多吃梨葡萄润肺,多吃山药南瓜健脾,多喝粥汤养胃;少吃辣少油腻,少贪凉少熬夜。
最后送您句老话:"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可别一凉快就急着加衣服,让身体慢慢适应,秋天才能过得舒坦。照着这些老理儿吃,保准您秋膘贴得健康,冬天来得再急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