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李黎 陈楚瑜)晚上11点过,重庆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旁的烧烤摊依旧热闹。烤架上的烤鱼滋滋作响,刚出炉便被端上桌。“这两天光烤鱼就卖了500多条,多是音乐节散场的客人。”老板翻着烤串笑言,跳动的火苗映着笑脸,正是涪陵避暑经济升温的生动注脚。
盛夏时节,“清凉”成为游客的核心诉求。涪陵发挥“北纬30°花园城市”的生态优势,以武陵山大裂谷的清凉和极光音乐节的加持,正加速培育特色避暑经济。
极光音乐节现场。涪陵武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生态基底 北纬30°的清凉馈赠
北纬30°的神奇,在涪陵这片土地上有了具象的表达。
作为涪陵区的首个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武陵山大裂谷是一座鲜活的生物宝库,2000余种野生植物在此繁茂生长,200余种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浓密的植被织就成绿色的屏障,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涪陵武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每逢盛夏,漫步于峡谷中,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悄然驱散夏日的燥热。“走进大裂谷就像进入了‘空调房’,山风里都是草木的清香。”来自重庆中心城区的游客王先生一家已经是第三年来此避暑,他口中的“清凉感”,正是涪陵发展避暑经济的核心底气。
武陵山的夏季,有着“凉而不寒、润而不潮”的独特气质,这种由地貌、气候、植被共同造就的生态优势,让“去涪陵避暑”逐渐成为川渝地区的夏日共识。
人气密码 极光音乐节引爆夜经济
自然禀赋是武陵山大裂谷的“先天基因”,而极光音乐节则是激活这份基因的“流量密码”。经过四届迭代,如今的音乐节已成为集“自然清凉、音乐狂欢、科技光影”于一体的文化IP。
本届极光音乐节,景区精心策划的四场主题系列活动,以“破界、狂想、璀璨、雅致”为核心主题层层递进,精准覆盖不同年龄层、不同音乐偏好的受众群体,构建起跨越圈层的文化消费场景。四场演出场场爆满,持续点燃夏日激情。
极光音乐节现场。涪陵武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音乐节同步开通线上直播,热度突破百万,抖音话题#DOU在503播放量突破3000万次,大量游客分享音乐节现场视频、峡谷避暑攻略,形成“线上种草-线下打卡”的良性循环。
音乐节带来的不仅是超高人气,更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拉动效应。音乐节期间,景区酒店客房被预订一空,周边的露营基地也迎来爆满,不少家庭带着帐篷赶来,在星空下搭起临时“避暑小窝”。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延长至2-3天,景区餐饮等消费同比提升显著,避暑经济的“长尾效应”持续释放。
创新引擎 从“单一”到“多元”的升级
今年五一期间,武陵山大裂谷登顶抖音重庆自然景观人气榜,成为众多游客到重庆旅游的首选。火爆的背后,源于景区跳出“只看风景”传统模式的持续创新,用多元项目构建起“来了就不想走”的体验生态。
近年来,景区围绕“心服务”文旅品牌,持续完善“避暑+”产品体系,让游客的“裂谷之旅”不再局限于单一景点。
同时,景区不断推陈出新,新增高山热气球体验区、动植物与地质科普展区、裂谷文创中心等10余个特色项目,构建“边走边学”的全域科普网络。
六小龙503AI咖啡馆。涪陵武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今年暑期亮相的全球首座悬崖AI主题“六小龙503AI咖啡馆”,更是将自然景观、科技互动与休闲消费融为一体,未开先火。
这些创新项目与音乐节形成互补,让游客的体验维度不断延伸,让“裂谷之旅”从单一观景变成了多元沉浸。
四季运营 让“夏日爆款”变成“全年常态”
如何打破避暑经济“季节依赖症”?武陵山大裂谷给出的答案是,将极光音乐节的“夏季爆款”复制到全年,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的活动矩阵,让“北纬30°花园城市”的魅力贯穿四季。
今年以来,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持续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地心世界2025武陵山大裂谷越野赛。涪陵武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其中,“趣驾503”机车巡游是硬核爱好者的盛宴,当机车列队驶过盘山公路,引擎轰鸣与山谷回声碰撞,成了裂谷的“热血风景线”;“地心世界2025武陵山大裂谷越野赛”吸引近千名运动达人参与,他们奔跑在2.5亿年的峡谷地貌中,用脚步丈量地球的“年轮”……这些活动与夏季的极光音乐节相互呼应,共同塑造出“武陵山大裂谷很好玩”的口碑。
这种全年运营的思路,让涪陵的避暑经济有了“可持续”的底色。
从烧烤的烟火到音乐节的欢呼,从夏日清凉到全年活动,涪陵正织就“避暑+”文旅网。未来,随着产品体系的持续丰富,这里的“清凉经济”将成为贯穿四季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