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节
烙锅的地位是不容撼动的
不仅是毕节人一年四季
隔三差五念叨的美食
也是外地人在毕节无法抗拒的
舌尖“多巴胺”
毕节烙锅遍地开花
各地、各家各具特色
在纳雍县
若想吃一顿烙锅
“桃林烙锅”成为首选
从2010年支起烙锅摊
15年的烟火气里
藏着两代人的坚守与匠心
从父亲王瑞发清晨6点的采购身影
到女儿王虹深夜凌晨的收摊灯光
这口烙锅不仅延续着老味道
更在创新中氤氲出新的香味
“做烙锅,辣椒面是魂。”
这是“桃林烙锅”创始人王瑞发
常挂在嘴边的话
15年前
他用传统盐碓手工捶打辣椒面
每一粒辣椒都带着双手的温度
随着生意渐火
店面扩建后需求量激增
女儿王虹接过接力棒后
不仅坚持辣椒面的品质
更将这份味道产业化
贵州省桃林食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从家庭小作坊到标准化厂房
变的是生产方式
不变的是对口感的苛求
蒜香、五香两种辣椒
搭配沿用多年的本地辣椒制作的蘸水
这是“桃林烙锅”的“独门秘籍”
在“桃林烙锅”
除了传统烙锅“标配”
青椒肉卷、培根金针菇、丝恋苕粉
养生山药等新菜品也颇受追捧
在王虹看来
“老一辈传下来的味道不能丢,
但年轻人的口味也要照顾到。”
他们在保留烙锅原味基础上
不断尝试新食材
让这口锅既装得下回忆
也容得下新意
好品质、好口碑加持下
2023年
“纳雍县桃林烙锅”
被认定为“毕节老字号”
从父亲的“摸着石头过河”
到女儿的“守正创新”
老味道历久弥香
“桃林烙锅”的辣椒面
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伴手礼
夜幕降临
各种新鲜食材在桃林烙锅的铁盘上
滋滋作响
人们在烟裹火燎中大快朵颐
相谈甚欢
朴素的烹调方式
挑剔的味觉体验
都保藏在这道极具热情的地道美食中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者:统筹/王方雁 采写/杨小旗 龙媛 王洋 制图/胡然
一审:王云
二审:梁慧颖
三审: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