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过, 空气中的燥热开始慢慢消褪,一早一晚已经有一丝清冽的凉意了。此时天地间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跟着进入“收”与“藏”的调整期。如果还继续延续夏天的饮食习惯,就会容易被秋燥所扰,出现口舌干燥、咽喉不适等问题。
老话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饮食上要顺应时节调整,才能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建议:立秋后,“少吃二瓜,多吃三白”,补气润肺强免疫,一年身体棒!
【少吃二瓜】:
一是西瓜,西瓜作为“盛夏之王”,性寒味甘,夏天吃可以快速降温补水,但秋天气温下降后再食用,脾胃容易受到敇,过量食用,还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二是冬瓜,冬瓜性凉,夏天食用可以清热利尿、祛湿,但入秋以后,人体需要“收敛”而非“宣泄”,过量食用会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更要尽量少吃。
【多吃三白】
1.银耳—滋阴润燥的“植物燕窝”
银耳被誉为“平民燕窝”,富含天然植物胶质,有着特别好的滋阴润燥的功效,立秋后天气干燥,常吃银耳可能让皮肤水润、咽喉舒适,而且它热量低,吃多了也不必担心长肉肉。
推荐美食:银耳羹
食材:
干银耳:1小朵
冰糖:30~50克
清水:适量
枸杞:一小把
步骤:
1.银耳用温水泡发软后撕成均匀的小朵,去掉黄色的根蒂,撕得尽量碎一点,会更容易熬出胶质。
2.泡好的银耳放入砂锅或电饭煲,加入银耳5~6倍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煮,中间不时地用铲子搅拌几下,避免粘锅。
3.大约煮40~60分钟,煮至银耳变得软糯、汤羹浓稠有胶质时,加入冰糖、枸杞,继续煮5~10分钟至冰糖融化,即可关火。
晾凉后就可以喝了,口感甜润绵密。秋冬天喝银耳羹尽量喝温的,不要喝冰的,暖身又润肺。
2.山药—健脾补气的“平民补药”
山药性平味甘,既能健脾养胃,又能补肺气,是立秋后调理身体的“全能选手”。我们的身体经历了三伏天的湿热“煎熬”,正适合食用一些山药,既可以调理脾胃,又能帮助消化,还能保护我们的胃黏膜。
推荐美食:山药羹
食材:
山药:一长段,要尽量多一点,做好后会更粘稠
内脂豆腐:1盒
胡萝卜、青菜:各适量(也可以换成其它的青菜)
淀粉:适量
清水:适量
食盐或白糖:适量(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做法:
1.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小块,然后放到料理机中打成山药糊
2.内脂豆腐倒出碾碎备用;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丁备用;青菜洗净后切细备用
3.将打好的山药糊倒入砂锅中,碾碎的豆腐和胡萝卜丁也倒入,然后加入一碗清水,搅拌均匀后煮三五分钟,接着再淋入少许水淀粉,让汤汁变得更透亮、浓稠。
4.搅拌均匀后再将青菜碎放入,再稍微煮一会儿,煮至青菜断生后,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盐或白糖调味,搅拌均匀后即可关火。
3.白萝卜—理气化痰的“小人参”
“秋吃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具有清热化痰、顺气消食的功效。立秋后“贴秋膘”,难免吃得油腻,而白萝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肠胃蠕动,避免积食,还能化解秋燥导致的多痰等问题。
推荐美食:白萝卜汤
食材:
白萝卜:适量
鸡蛋:2~3个
葱花:适量
食用油、食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
1.白萝卜去皮洗净后切成萝卜丝
2.鸡蛋磕入碗中,不需要打散
3.起锅加油,倒入鸡蛋,煎至鸡蛋微微发焦时盛出,切成大块备用
4.另起锅加少许油,下入葱花炒香,然后倒入萝卜丝翻炒,炒至萝卜丝微微变软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煎好的鸡蛋块,盖好锅盖慢慢炖。
5.大约炖5~8分钟,炖至萝卜丝变得透明、软烂(能闻到萝卜的清香)时调味,加入适量的食盐,滴入几滴香油,搅拌均匀后再撒点小葱花,美味即成!
立秋后饮食,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材,少吃冬瓜和西瓜等寒凉性瓜类,顺应着时节吃,身体少生病,才能轻松迎接金秋,为一年健康打好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感觉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就请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吧,谢谢您啦!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