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花馍:指间绽放千年艺
创始人
2025-08-20 08:45:51
0

王小萍展示制作的醒狮花馍

乐庆楼花馍工坊里造型各异的花馍

郝庆玲在制作寿桃花馍

八月的晋阳大地,麦香氤氲。在晋源区赵家山村郝庆玲的面塑作坊里,蒸箱开启的瞬间,袅袅白雾升腾而起,造型精美的寿桃花馍新鲜出炉。与此同时,晋祠镇乐庆楼花馍工坊内,王小萍专注地捏制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锦鲤”——鳞片层次分明、尾鳍舒展灵动,仿佛随时会游动起来。两位巧匠,共守一方水土,在揉捏搓塑的指尖韵律中,晋阳花馍的千年古韵潺潺流淌,续写着生生不息的文化诗行。

岁序承古礼

花馍,俗称礼馍面花,绝非寻常点心。它是我国北方民间礼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礼器”渊源可追溯至上古金石礼器。在太原晋源区,造型独特的晋阳花馍,是当地民俗活动中最具地域特色的礼品。2011年,它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纯朴的造型镌刻着晋阳文化古老的印记,是古晋阳农耕文化孕育的典型民间艺术。

晋阳花馍的生命力深深植根于民俗。“咱们晋源的花馍,可不只是填肚子的吃食,”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会长姚富生摩挲着一个刚出笼的寿桃花馍,深有感触地说,“它是咱老百姓过日子的大事小情里都少不了的‘礼’!你看,添丁进口要送‘喜馍馍’,给老人祝寿得供这大寿桃,祭奠先祖要摆上福寿娃娃、莲花馍。”老人说着,眼中泛起温暖的光,“这些馍馍里,包着的是咱晋源人世世代代最朴实的心愿。”

每逢年节,造型生动的晋阳花馍总是供不应求。它们不仅是亲友间传递情谊的珍贵礼物,更在时光流转中,化作晋源大地上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姚富生常说:“这花馍啊,是刻在晋源人血脉里的礼数,是能捧在手里、暖在心里的活态文化。”

匠心守艺魂

老面蒸出的馍才有魂。”工坊里,57岁的郝庆玲用沾满面粉的手指轻点刚出笼的作品。20余年的光阴,都揉进了这一团老面里。

作为晋阳花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郝庆玲的底气,源自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每一次制作,她都坚持使用老面引子唤醒面团生命力。揉面时,碱水点化的分寸全凭数十年练就的手感:多一分则涩苦,少一分则酸黏,这是机器和发酵粉无法替代的“馍魂”。制作花馍是硬功夫:选精细小麦粉,和面软硬适中,碱面揉匀精准,蒸制火候恰到好处——任何工序失准都会导致失败。她的招牌麻油小花卷,裹足醇香胡麻油,蒸熟后掰开金黄油润,年销2000余袋。

凭着这份过硬的手艺,郝庆玲成了乡亲们信赖的“巧手”。在晋源区,谁家遇上老人做寿、孩子满月、婚嫁添丁这些大事,找郝师傅订份应景的花馍,已是习惯。尤其一进腊月,订单更是如雪片般飞来,工人们围坐在一起,灵巧的双手将面团揉捏、盘剪、点缀、装饰,普通面团魔术般化身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盛开的莲花……精美程度堪称花馍界“天花板”。“订制花馍的人特别多,我们得加班加点赶制,”郝庆玲回忆道,“每天清晨5时开始忙,一天用掉三四袋面粉。”最忙时,作坊甚至需要发放号牌,“最多一天发过40多个号。”

腊月还有一项重头戏——为龙天庙庙会赶制1.8米长的盘龙面塑贡品。“龙头要威风,龙身要流畅,龙爪要有力,”郝庆玲边说边比画着,“最难的是分体蒸制后的组装,要把蒸好的龙身段一段段接起来,特别是转折处,稍有不慎就会露出接缝,那就前功尽弃了。”这份压力源于对传统习俗的敬畏,也凝聚着她炉火纯青的技艺。

巧手焕新彩

在乐庆楼花馍工坊里,蒸笼揭盖时腾起的白雾裹挟着浓郁麦香。王小萍轻抚着刚出笼的蛇盘兔花馍,温润的表面泛着光泽——这是她从京派面塑大师那里学来的“水光肌”工艺。在这个去年底开张的工坊里,千年花馍技艺正在传统与创新间寻找平衡。

“奶奶用红纸染寿桃的画面,是我最珍贵的童年记忆。”王小萍摩挲着手中的面团,眼神温柔而坚定。为了精进技艺,她毅然北上求艺,拜师花馍名家,巧妙地运用“水光肌”工艺,让花馍表面呈现出细腻光润的质感。在色彩表达上,她突破传统,以天然食材入色:用菠菜汁晕染出春意盎然的绿,以南瓜泥泼洒出温暖明亮的黄,借仙人掌果粉点缀出娇嫩可人的粉,使传统造型焕发出清新自然的现代美感。在发酵工艺上,王小萍巧妙地将老面引子与牛奶酵母结合,既保留了传统的麦香筋道,又增添了松软口感。

工坊里,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心:九层寿桃塔需要两天时间精心制作,醒狮的鬃毛必须在面团半醒的黄金时刻迅速剪出。“就连失败的作品,亲戚们都抢着要。”王小萍笑着说,随手撕开一个福袋花馍,浓郁的奶香顿时弥漫开来。

这些融合传统与创新的作品很快赢得了市场认可。通过抖音平台,王小萍的花馍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高考祝福花束、婚庆花馍塔等定制作品供不应求。面对外地客户的运输难题,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宁可少接订单,也绝不添加防腐剂。”如今,王小萍正筹划开设研学课程,希望让更多人体验花馍制作的乐趣。在她手中,古老的面团仿佛获得了新生,诉说着传承的真谛: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

如今,晋阳花馍这门古老艺术,在守正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华彩。老匠人掌心托起的寿桃,沉淀着千年技艺的厚重底蕴,年轻艺人打造的创意工坊,则播撒着传统技艺的传承火种。馍承古韵,指尖生春,这缭绕麦香正穿越时光,飘向远方,诉说着三晋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传奇。

记者 毕晶晶 摄影 张昊宇

记忆档案

晋阳花馍,这项流传千年的面塑艺术,根植晋阳农耕文明。它以麦为纸,以手为笔,将祈福纳祥的寓意化作仙桃、锦鲤、盘龙等精巧造型,贯穿寿宴、祭祀、祈雨等场景,承载着世代乡土情怀。如今,晋阳花馍已从传统的祭祀礼器华丽转身,通过创新设计和现代工艺,以丰富多彩的创意造型赢得年轻人青睐,让千年民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太原晚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景区验售票系统与综合电子票务系...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景区运营管理方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过去,售票与验票往往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游...
张家界旅游注意事项:张家界五天... 张家界的山是大自然的得意之作,石英砂岩峰林直插云端,云雾漫过之时,整座山就像一幅灵动的青绿山水画卷。...
贵州城市探洞工场盛大开园 开启... 关于城市探洞工场的趣闻,尽管您可能还不了解,但实际上初代城市探洞工场是1990年代初期由国内的北京昌...
ChinaTravel持续升温... 这个暑期,China Travel(中国游)持续飞速升温。今年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数量超过3800万...
张家界五天四晚多少钱能玩透?张... 张家界五日游记:奇峰异石间的仙境漫步 去年夏天,我踏上了前往张家界的旅程。这座被誉为"中国山水画原...
阳泉“泉经典·金曲嘉年华”将启... “泉经典·金曲嘉年华”将于8月23日—24日盛大举行,万众期待中相信也有很多远道而来的外地小伙伴难得...
从“走马观花”到“慢享深游”新... 坐着火车去旅游老年旅行团在中山桥留影张希英与朋友们参加老年旅行团合影老年旅行团在海边游玩8月11日2...
广西山水“凉”趣多 广西山水“... 来源:中国旅游报随着旅游需求的增长,避暑不再只是“躲热”,而是向着“寻趣”方向转变。如今,在广西的山...
吕梁水上乐园一次性手环电子码 ... 吕梁水上乐园一次性手环电子码 票务系统身份证核销 年卡计时计次 深圳市君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水上乐园...
安徽旅游攻略4日游最佳方案,黄... 嘿,宝子们!如果你正在计划一场安徽之旅,那黄山绝对是绕不开的绝佳选择。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原创 建... 华为国际传媒大厦西边,曾经拆除的京通快速旁双桥乐盟酒店已经悄然变身一处大型儿童乐园,近日双桥地区公众...
【甲秀评】走好贵阳咖啡从“打卡... 成立咖啡产业学院,贵州首笔“咖啡贷”落地,本土乳业领军者山花牛奶发布咖啡大师鲜奶、拿铁系列新品,贵阳...
22块方糖谋杀肾脏!秋天的“毒...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立秋刚过,“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就像一场迅猛的风暴,席卷整个社交平台。年轻...
零食加盟店加盟 零食加盟店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商业模式,它可以为加盟商提供更加灵活的投资方式和更好的市场前景。在这篇...
原创 咸... 一、历史的溯源:烧饼的古老根基 1. 烧饼的起源 ○ 咸酥烧饼作为烧饼家族中的一员,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一碗番茄鸡蛋焖面,藏着生活的温... 厨房飘来的酸甜香气里,总藏着最踏实的幸福感。对我来说,番茄鸡蛋焖面就是这样一道带着“家味密码”的菜—...
咖啡店喝真奶茶,星巴克打的什么... 出品/茶咖观察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星巴克跟“真”字杠上了。 8月19日,星巴克中国宣布对茶拿...
原创 网... 最近这段时间,“蜡瓶糖” 在网上可真是火得一塌糊涂,在短视频平台上,好多年轻人甚至小孩子都在直播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