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情绪价值!山东日照,一男子去赶海园里游玩,偶然发现一位大姨拎着桶在前面往海滩上撒蛤蜊,合着自己捡的都是前面大姨扔的,而园区回应:野生蛤蜊少,基本上赶海园都会撒
视频中,男子赶海时已经是晚上了,本来自己捡的是津津有味,很有收获感,可偶然发现,前面有大姨拎着小桶往海滩上抛撒人工饲养的哈喇,这让他心情瞬间减半了
事后,他把视频发到网上,园区方面回应:这么做也是正常的,主要是提升外地游客的体验感,本来野生的蛤蜊就少,而游客又多,捡到了还好,如果游客捡不到,以后也就不愿意来赶海了,所以会抛洒一些人工蛤蜊
这事引起的讨论挺有意思。有人觉得,这就像景区提前安排好烟花表演,虽然不是天然偶遇,但至少能看到,气氛到了,体验也就值了
也有人觉得,明知道是人为放的,就像舞台上的“彩排笑声”,味道不一样了
其实,大多数人去赶海园,目的并不是为了带回多少蛤蜊做晚餐,而是让孩子亲手挖一挖,感受找宝贝的乐趣。你真让他们在海边空跑一下午,就捡到一个巴掌大的螺,那种落差感才会让人失望。景区的做法,本质上是给体验“兜底”,相当于一个保险
现在的自然体验越来越像主题乐园。想要完全原生态的野趣,得去真正人迹罕至的地方。但对于大多数拖家带口的游客来说,安全、有收获、能发朋友圈的标准化体验,或许才是刚需。就像钓鱼塘里放养殖鱼,图的就是个愿者上钩的快乐。只要园区明码标价不欺诈,倒也不必太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