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燕|一片春山在碧壶
创始人
2025-08-04 16:44:10
0

洞庭山碧螺春茶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茶”。嫩芽蜷曲如螺,裹着绒绒的银毫,茶芽一跃入温水中,便如绿蝶初破茧,又像苏醒的灵魂在澄明水中缓缓舒展了肢体。

杯盏里漾起清浅的绿意,恍若盛了半盏春水,又像凝住了一角初春的天空。氤氲的茶雾游进鼻腔,初是果香清洌,继而一脉幽淡花气浮出,如同春树暗放的一朵花,细密地渗入肺腑,又似有若无地缭绕在空气里。杯中的嫩绿始终不变,仿佛山野的精魂,竟已化入这清浅一泓。你饮下的岂止是春茶?那分明是大地在春日里呼吸的芬芳。茶汤微凉,杯中茶叶最终静卧杯底,绿得那样安逸,宛如沉睡的春山。这小小一杯,竟收容了太湖山水烟波浩渺的魂魄。

这种茶,极其娇嫩,别的茶都是茶叶先放,沸水再入。泡她却要沸水先入,稍微冷却一会,待温度到八九十度的时候,再放入茶叶,她像一个公主,要待温度适宜,才跨入浴池沐浴。

这种茶,便叫作碧螺春。一杯碧螺春,悄然唤醒了整个春天。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翘楚,碧螺春色泽翠绿欲滴,自带一股清幽的香气。若论她的本名,却是一声惊讶的呼喊——吓煞人香。这名字直白得可爱,仿佛在那一瞬,茶香冲撞而来,撞开了品茶人的鼻孔,撞开了山野的晨雾,撞开了苏州人的心扉,只教人惊呼一声:“好香!吓煞人!”

回溯时光,茶香在江南的烟水间流转已逾千年。唐代陆羽的《茶经》里,便已记下了洞庭山产茶的墨痕。然而碧螺春的名号,直到清康熙帝才真正叫响。传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至太湖,巡抚宋荦进献当地名茶“吓煞人香”。康熙品饮后龙颜大悦,赞其清香醇雅,但嫌茶名粗俗,遂以其形“蜷曲似螺”、色泽“翠碧”、采于早春的特征,赐名“碧螺春”,正式唤入了世人的视野。碧螺春色香味俱佳,清人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载:“其色如螺黛,其味如兰麝,其细如蚕眉。”

如今,碧螺春声名早已远播。那“吓煞人香”的惊呼,却始终是她最原始、最本真的胎记,在苏州的茶寮里,在人们的闲谈中,依然被朴素地提起,带着一种泥土的直率与温度。茶香犹在舌尖徘徊,那味道虽淡,却似一缕春魂不散,悄然渗入肺腑,浸染了周身的气息,她仿佛天生便是太湖烟波与洞庭山色精魂的凝结,是不可复制的滋味传奇。

碧螺春,这名字裹着绿意与春讯,洞庭山,便是她唯一的故乡。洞庭山碧螺春,产于太湖东部苏州市吴中区的洞庭西山岛和东山半岛。“铜丝条,蜜蜂腿”,这是民间对洞庭山碧螺春的生动描述,形容其外形细紧似铜丝,满披茸毛似沾满花粉的蜜蜂腿。

碧螺春的根脉,深深扎在洞庭山的风物里。太湖的水气终年氤氲不散,蒸腾着,抚慰着山麓间的片片茶园。茶树便在这湿润的怀抱里,缓缓吸吮着天地精华。更妙的是,茶树并非孤独地生长,枇杷树、杨梅树、桃李树……各色果树环绕其间。茶树饱吸了花果的芬芳气息,那新萌的嫩芽便也悄悄酝酿起别致的香魂,幽深而清远。这茶便如山中仙子,被群芳拥簇着,熏染着,早已沾染了草木精魂的香气。

洞庭山碧螺春茶采摘讲究“早、嫩、净”,即便最熟练的采茶工,一天最多也只能采摘两三斤左右的嫩叶。采摘回来的新鲜嫩叶,必须在一天内完成挑拣、摊青、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一系列制作工序。也正因如此,原产地洞庭山碧螺春炒制技艺和碧螺春茶果间作系统,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果茶间种模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仓促地第一次见面

碧螺春作为江南春之精灵,是苏州的味觉代称,而我连笔名都叫做碧螺春,自然对这次采访碧螺春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国茶人物、中国制茶大师”蔡国平充满了浪漫的期待。

但是,我和蔡国平约好的采访时间,临时被他改动了。又约了一个时间,是在他来苏州办事的时候路过我办事的地方见面。

终于见到了年近六十的蔡国平,他个头不高,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五官长得十分漂亮,是造物主格外用心的工笔细描:眼窝微深,一双眼睛亮而有神,鼻梁挺直,嘴唇的线条清晰柔和。当你细看,便无法忽视那悄然刻上的风尘与辛劳,阳光和岁月联手,在他原本光洁的额角、眼角,犁出了细密却深刻的纹路,皮肤透着一种常年经风沐雨后的、褪不去的微糙感与青铜色调。他的手骨节分明,指腹带着粗粝的茧子,那是土地赠予的印记。当他沉默时,身上沉淀着泥土般的厚重;当他与人交谈,又透露出他早已习惯在田埂与谈判桌之间自如切换的身份,一个闯荡四方的农民企业家。

一见面,蔡国平就和我说,他其实下午还有别的事情要急着去办,谈一会的时间还是有的,我想,那第一次见面半小时吧。于是,大家喝起功夫茶来,一盏一盏又一盏,掐住时间的喝茶,免不了大家都拘谨,只是稍微对他的情况有个了解,他热情地邀请我去西山那边品尝杨梅。

长桥跨湖风景绮丽

过了半个月,我为了采访,必须去采杨梅。苏州前往太湖西山岛需经过的太湖大桥(又称太湖三桥)由三段组成,共串联起三座岛屿,西山岛是桥链抵达的最后一座(即第三座)岛屿。

车轮轻吻桥面,太湖大桥如一条白玉长练,迤逦铺展于万顷琉璃之上。窗外,湖水浩荡接天,澄澈的蓝与天际交融,界限消弭成一道朦胧的烟青色弧线。阳光慷慨地泼洒碎金,湖面便跃动起亿万点细碎的银鳞,熠熠生辉,直晃人眼。

风灌满车厢,带着太湖深处清冽的气息。那一刻,尘嚣尽洗,唯余车轮碾过桥面的微微震颤,与胸腔里无声的、澎湃的回响。顿时觉得我此身已化入山水,与这无垠的澄澈共生共息。西山,这枚被长桥轻挽的碧螺,正以它温润的黛色,召唤着远来的客人。

桥如飞虹,凌越碧波,两侧无垠的湖光毫无遮拦地涌入眼帘。烟波渺渺,远帆点点,仿佛车子悬浮于一片纯净的蓝绿幻境之中。车行桥上,岛屿次第迎来。掠过第一座岛,葱茏绿意如浮萍初现;行至第二岛,湖风裹挟着湿润水汽,捎来芦苇的微涩与鱼虾的鲜腥。当第三座岛屿——西山岛的轮廓终于在波光尽头清晰浮现时,心,也如那挣脱束缚的飞鸟,倏然敞亮。

金庭镇坐落在西山岛上,作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它的风姿吸引着无数游客,蔡国平的洞庭山花果香茶场就在金庭镇“葛家坞的山坳里”。

螺红一叶暖江南

我的车按导航在一座建筑物面前停下了,踏进一楼大厅,一位茶娘迎上来,“找谁?”“蔡国平。约好了采访的。”“哦,他出去有事,马上就回来。喝点茶吧,要不要尝尝红茶,养胃的。”“好啊,”我应道。她素手分茶,神闲气定。虽然她没有自我介绍,我已经猜出了她的女主人身份。

这位女主人叫葛晓红,是土生土长的西山岛上人,她向我展示了两张证书,一张是茶艺师职业资格证,另一张是2019年吴中区首届武术比赛暨苏州市国际武术邀请赛八法五步太极拳一等奖的证书。

趁着等茶凉的功夫,我四处看看,靠墙是一排展柜,奖牌列阵如兵。2002年,蔡国平炒制的碧螺春茶获得中国茶叶博览会金奖。苏州市首届洞庭山碧螺春斗茶大赛第一名。红茶的荣誉众多,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红茶一等奖,苏州市首届地产名特优茶叶评比红茶一等奖,江苏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螺红”牌小叶功夫红茶,2019年英德杯世界红茶品鉴会金奖等等。

柜台深处,三张营业执照静述产业版图:花果香茶场、三万昌基地、明月湾合作社,年销1700万的茶业企业,竟由不足四十人的团队执掌乾坤。

客厅的一侧砌着一排果木柴灶,十几口铁锅一字排开,铁锅镶嵌在白色瓷砖砌成的土灶里,每一口铁锅的角度都有些倾斜,这是方便炒茶师傅操作,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摊青竹匾承接西山杨梅的甜香,炒茶师傅们赤膊立在灶前,掌风过处,一把嫩绿便被利索地兜底抄起,向空中一扬,刹那间,无数鲜叶便如翠鸟挣脱樊笼,纷纷腾空而起,再簌簌地落回滚烫的锅心。灶膛里柴火噼啪作响,锅中青叶沙沙低吟,那双手在青烟白气里翻飞,掌缘抵着滚烫的铁锅,在青叶间揉捻、压捺,竟似浑然不惧那灼人的温度。骤然间,师傅们手底的动作慢了下来,凝神俯身,鼻尖几乎要凑近锅中翻腾的翠浪,细细分辨着。在灼烫的铁锅里,人与草木无声角力,终于逼出了茶魂幽微的初绽。

玻璃杯中,茶汤色渐染琥珀光。轻啜一口,甘醇如泉涌,花果暗香在唇齿间游走。茶过三巡,女主人说,不如我带你参观一下吧,来到户外,抬头见砖雕门楼,屋檐正中两仙鹤,一只昂颈,一只曲项,如在对话,祥云图案,吉祥如意。砖雕“碧螺花果香”,字体圆润古朴。两边“招财进宝”的合体字镶边滚圆如铜钱。门庭两边的砖雕,一边梅绽枝头,一边雀舞竹林,有竹报平安,红梅报春的寓意。进了这座门楼,花果香茶场的庭院内,百年古柏的浓荫如墨,石榴青果在油亮的枝叶间探头,蝉鸣织成盛夏的金色罗网。假山喷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气派非凡。

一楼是餐厅,有几个包间,后厨就有两处。坐电梯上了三楼,是民宿的房间,这层楼有十来间房间,每一间设计得都不一样,又看了四楼的每一间,极具设计感和低调的奢华,有的房间自带露台,风景极佳。背山的景观瀑布从高墙顶端一泻而下,正好到达游泳池里。瀑布对面是太湖石石林,静坐庭院,凉风习习,享尽“坐对云山宜读画,闲吃茶酒赋新诗”的雅兴。楼上的公共区域被设计成茶室,古筝在角落静静等待着有缘人,墙上挂着工笔花卉。蔡国平将近年来的闲暇时光尽数倾注于这座碧螺春茶体验馆的建筑设计与施工。无论是门楼、单间房舍,还是整座建筑,皆由他亲自操刀设计蓝图,并全程监督建造过程。他坦言,这是他的兴趣所在。

蔡国平在炒茶

茶路人生

当我参观完所有的房间,下楼到了一楼大厅,正巧碰上风尘仆仆进门的蔡国平,“不好意思,我去医院了,见人排队太多,又回来了。”他招呼我坐下来继续喝茶,这盏中红云翻涌,恰似太湖朝阳正刺破晨雾,将千年茶岛染作金红,映照着一个家族与一方水土共生共荣的史诗。当金庭镇捧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七项桂冠,“螺红”红茶已不仅是杯盏暖意,更成为洞庭西山的文化地标。

抿了一口红茶,我不由盛赞民宿的设计品味很高。“我们整个农庄有碧螺春茶的采摘、挑拣、土灶的炒制、烘焙等整个流程的实践,可以让消费者体验碧螺春的生产、制作流程,了解专业知识。并且可以住下来享受一下茶农的生活,品品碧螺春茶……”蔡国平介绍着他的这盘大棋。“不过,杨梅已经采完了,有点遗憾。”

蔡国平的家族渊源可追溯至宋代。彼时先祖自北方南渡,最终在西山岛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他们精心侍弄着满山的果树,更在起伏的茶垄间,将碧螺春的种植与炒制技艺代代相传,融入了家族的血脉。

到了蔡国平的父亲蔡春元这一代,他已是西山岛上响当当的制茶名师。他深谙祖辈流传下来的古法,一双饱经岁月的手掌,对茶叶的感知力已臻化境,能精准掌控杀青的烈度、揉捻的力道、干燥的火候。经他手炒制出的碧螺春,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隐翠,香气馥郁如花果初绽,滋味鲜爽甘醇,被誉为茶中极品。

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历史时刻,周恩来总理为表达友好情谊,精心挑选了产自苏州太湖西山的两斤顶级碧螺春茶,作为国礼赠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而这两斤承载着特殊意义的珍品,正是出自蔡春元等几位顶尖制茶大师之手。这份荣耀,不仅是他个人的高峰,也是碧螺春在国家外交舞台上的璀璨绽放。

蔡国平走出中学校门后,便与朋友合伙在消夏湾开办了贸易货栈。那是1988年至1992年间,起初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并帮乡亲们代销茶叶。干了三四年后,他敏锐地转向了茶叶生意。

起步阶段,蔡国平就展现了过人的悟性。在父亲指导下,他炒制的茶叶品质上佳。当时交通不便,尚未通大桥,他便将家乡的茶叶运到价格更高的东山销售,赚取差价。积累了经验后,他进一步整合资源,把村里加工技术好的茶农的茶叶也集中起来,贩运至东山,以此养家糊口。

视野逐渐开阔以后,蔡国平开始将市场拓展到苏州、上海,打开了碧螺春茶叶的销路。凭借这份闯劲和能力,他得以在三万昌生产基地分公司担任总经理,负责生产销售。2022年获得中国制茶大师。

“螺红”的滋味密码

“1998年夏天那场暴雨,至今心有余悸。”他望向窗外蒸腾的暑气对我说。四千斤青叶在猝不及防的雷暴中溃败,发酵车间弥漫着绝望的酸腐。这场浩劫却催生“两次发酵”的涅槃:初发酵渥堆于竹筐中催化酶的活性作用,复发酵在控温密室完成风骨的雕琢。初发酵奠香基,复发酵塑魂灵。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重关隘,在他手中化作精妙乐章。

“鲜叶采下,先得蔫一点。这第一步叫萎凋,鲜叶在竹匾上均匀摊开,静静散失水分。”蔡国平解释道。水分收敛,为后续的蜕变埋下伏笔。接着是揉捻。机械轻柔地挤压、旋转着茶叶,破坏其细胞结构。蔡国平深知,这一步的力度与时间,直接影响着茶汤的浓淡与层次。揉捻出的汁液附着叶表,是启动红茶那标志性红汤红叶的关键序曲——发酵的引子。萎凋竹匾承接西山花果的蜜意,机械揉捻碾碎细胞壁的刹那,多酚与酶在木香中开启狂舞。“百斤鲜叶萎凋后仅余五十五斤。”蔡国平指尖轻叩茶台,“每道工序都是与时间的博弈。”

通常红茶一次发酵定乾坤,他却敢于打破常规。初次发酵后,他并未急于干燥,而是创造性地引入“低温二次发酵”。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基于对书本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无数次实践后的精准调控。他像个谨慎的指挥家,密切监测着温度与时间的微妙变化,他独创动态发酵法,“以温度、湿度精密把控时间点,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氨基酸、茶多酚等有机物质在酶的活性作用下缠绵交融。”低温双酵如太极推手,将山野灵气徐徐注入叶脉。当机械揉捻碾碎细胞壁、“渥堆发酵”的刹那,多酚与酶开启盛大共舞。

“发酵,才是红茶滋味的灵魂所在。”蔡国平说。“第一次发酵,滋味还不够纯,甜感也欠些火候。两次发酵,让内涵物质的转化更充分、更平衡。”他坦言。

当发酵达到他心中那个完美的临界点,茶叶便进入干燥环节。这不仅仅是去除水分、固定条索,更是内含成分在热力作用下发生微妙转化的最后一步。最终出炉的“螺红”红茶,条索紧秀,色泽红润,终成就“红汤红叶,甜醇入髓”的茶中君子。

红艳明亮的茶汤一次次续进我的杯盏之中,升腾起暖香。细品之下,那标志性的甜醇滋味饱满而纯净,层次丰富。洞庭山特有的花果芬芳——枇杷的甜润、杨梅的微酸、桃花的清雅,仿佛被揉碎后融入茶汤,在口腔中缓缓荡漾。我仿佛看见,清晨的露珠还挂在叶尖,洞庭西山岛的花果香茶场已弥漫开清冽的草木气息。蔡国平踩着湿润的泥土,走进茶园。这里,枇杷杨梅桃李织就天然香帷,百年古树根系深扎沃土,吮吸花果精魂。

蔡国平研制的碧螺红茶

带动大家集体致富

蔡国平是碧螺春核心产区最早“吃螃蟹”的人,敢于在绿茶的传统地盘上开辟红茶新路,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发。成功的路径没有现成模板,他依靠的是双手的实践:在无数个日夜的炒制中摸索火候,在反复的配方调整里积累经验,将实践中的体悟升华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更深层次的钻研。正是这种“做中学,学中精”的循环往复,让他在荆棘丛生的领域里,硬生生闯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致富不忘周边群众,2008年由苏州洞庭山花果香茶场牵头,蔡国平组织319户茶农共同参股,组建了苏州市吴中区明月湾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生产销售碧螺春茶及当地的农副产品、果品,并且把自己生产碧螺春红茶的技术传授给广大股民,延长了碧螺春茶的产业链,真正实现了社会效应和股民收入的双丰收。茶产业链在太湖南岸蜿蜒生长,终成燎原之势。

他眼中映出未来图景:游人可采青芽于晨雾,揉捻新叶于月下,更能在“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的轩窗畔,细品当年惊动康熙的“吓煞人香”。炒茶坊里,七旬老妪习得红茶技艺后眼含热泪:“碧螺红茶也能卖碧螺春的价!”

炒茶绝技

喝完了红茶,我又品尝了蔡国平的雨峰牌碧螺春绿茶,杯中淡绿雾霭迷蒙,恍见生态茶园依山势起伏,如泼墨的绿绸舒展于云雾之间。连绵山坡上,茶树碧绿,层层叠叠,漫山遍野,如同为大地织就了厚实的绿毯。茶树沐着晨光,新芽初绽,正悄无声息地吐纳着天地灵气。云气如轻纱般在碧绿山谷间缭绕游走,将整座山揽入怀中,氤氲着水润的绿意。

茶树行间,采茶人俯身于碧波之中,指尖轻灵地拂过初春的腴枝,嫩芽便如星点般,无声跌落在篮中。茶篮里新叶的清气,泥土里蚯蚓拱动的微腥,还有枇杷树与桃李初蕊的微甜,所有春之气息,在晨风里混成一片,弥散开来,整座山仿佛都在吐纳着这生命的呼吸。于是,杯中所承载的,分明是整座春山的精魂,是一方水土的故事,是匠心不灭的传承。

蔡国平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400亩绿色健康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在农大专家的指导下,采用纳米硒和复合生态光合菌促进茶树营养成分和硒的吸收转化,提高茶叶品质。

纳米硒技术精准注入古老茶树的根系——叶脉间悄然流转着稀有的微量元素,新抽的芽尖泛出玉质般温润的光泽,仿佛沉睡了百年的茶树筋骨正被悄然唤醒。茶农俯身记录着新芽的硒含量数据。这片古老的土地,正以最鲜活的叶片,诉说着传统农艺与现代科技交融共生的崭新篇章。

碧螺春一般在春分前后开采,与大多数高档绿茶类名茶不同的是,碧螺春极少量采摘单芽,高档碧螺春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芽比叶长,芽叶长1.5厘米左右,一斤特级碧螺春干茶约有65000个芽叶。待锅底温度达到430℃左右便将茶青倒入锅中,高温杀青快速钝化酶的活性作用,然后用常年练就的铁砂掌功夫在锅中揉捻,成型后控制手劲慢慢搓团、毛茸茸的银毫如花蕾般慢慢绽放。保持锅温40-50℃,轻轻翻炒基本成形的茶叶,九成干时,静置薄摊于锅中,利用余温烘干,制成了含水率小于7%的碧螺春干茶。整个炒制过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抖揉搓擦,一气呵成。如此连续操作。每一锅炒出来三四两茶,需要三四十分钟,整个过程全凭经验和手感。

“炒制碧螺春共分为四步: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每天下午五六点,最后一批茶青采回来,等‘摊青’结束开始炒,一般就到晚上了。采回来的茶,不管时间多晚,也都要当天炒制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香气。”蔡国平说。

茶香之外,银球飞舞

在金庭镇碧螺春的茶香深处,在炒茶大师蔡国平那双于滚烫铁锅中翻飞揉捻、赋予茶叶灵魂的手掌之外,还跳跃着一枚轻盈的银色小球。这枚小球,承载着他工作之余的酣畅与激情,勾勒出这位农民企业家生活中另一道鲜活的剪影。

蔡国平曾在那方墨绿色的球台上力克群雄,将金庭镇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的桂冠揽入怀中。如今,蔡国平虽已从单打赛场的绝对主角退至幕后,但他对乒乓的热爱与责任并未消退。他至今仍担任着金庭镇乒乓球协会会长的职务。协会的活动室,时常能见他忙碌的身影——或组织赛事,协调各方;或指导后辈,分享经验;或在闲暇时,挽起袖子,与老友新朋挥拍切磋几局。赛场上的他,眼神专注明亮,与在茶灶前凝神分辨火候、嗅闻茶香时如出一辙,那是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物时特有的光芒。

蔡国平曾笑言:“事不顺时,读书;气不平时,运动。”这方寸球台,便是他宣泄压力、涵养心性的“道场”。当炒茶坊里弥漫着青叶的焦灼,当市场风云带来决策的思虑,一场酣畅淋漓的乒乓对决,汗水挥洒间,仿佛能将纷扰暂时隔绝。球拍击球的脆响,如清泉涤荡心尘,助他找回那份源于土地、源于实践的澄明心境,再以更饱满的精力投入茶的事业。茶台如球台,皆是人生的舞台。在滚烫铁锅与跳跃银球之间,蔡国平找到了属于他的节奏与平衡,一份茶人匠心与运动激情交织的、蓬勃而丰盈的生命状态。这枚飞舞的银球,是他人生画卷中,一抹跳脱于沉静茶绿之外的、活力四射的亮色。

蔡国平在展示碧螺春制作技艺

家族传承

一双子女是蔡国平的骄傲,儿子蔡雨峰是苏州园林集团古建技师,掌镜的《炭火揉春》获得了苏州摄影展银奖。他也获得了首届碧螺春制作技艺百人传承比赛一等奖。2023年,又与茶场茶艺师邢瑶搭档获得首届洞庭山碧螺春斗茶大赛第一名。

女儿蔡月琴是一位海归英才,国内大学毕业后,曾去澳大利亚深造,学成归国。2021年她在农业农村部茶叶加工工比赛中,以理论满分第一名、现场炒制第一名,总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江苏赛区第一名。蔡月琴2023年又获得苏州市手工制茶职业竞赛第一名。2023年,她在中国制茶能手评比中因为成绩特别优秀被破格入选。一次次的折桂终于结出累累硕果,蔡月琴先后获得江苏省制茶名师、中国制茶能手、苏州市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

蔡家的故事,早已与这满岛茶香、四季鲜果,以及那杯凝聚了匠心与时光的碧螺春,深深交织,成为西山岛厚重文化图卷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喝足了好茶,我起身告辞。暮色渐合,太湖的波光敛去了最后的金鳞,化作一片沉静的墨蓝。回望处,西山岛如一尊巨大的碧螺,静静卧于浩渺烟波之中,轮廓在薄暮里渐渐朦胧,只余下缥缈峰顶几缕未散的云雾,缠绕着黛色的山脊,恍若那杯中袅袅不散的茶香。

再回首,金庭镇的身影,连同那漫山遍野的茶园,都沉入了温柔的夜色。方才那杯碧螺春的余韵,此刻仍在舌尖萦回,清冽中带着花果的幽微。那滋味,是枇杷杨梅枝叶间漏下的阳光,是太湖终年不散的温润水气,更是采茶女指尖拂过嫩叶时,沾染上的整个春天的生机。那滋味,是一片树叶的涅槃,是这座岛屿千年时光沉淀下的从容,更是像蔡国平这样扎根泥土、勇于创新、心系乡梓的茶人,用毕生心血与自然对话的结晶。

纵使远行,太湖母亲怀抱着的“碧螺”,早已将整座岛屿的春天,悄然卷入了茶香,烙进了心间。从此,每一次水汽氤氲,每一次绿意舒展,唤起的,必是这烟波深处,遗世独立的螺黛仙岛,和它永恒吐纳的,那一口清远绵长的“吓煞人香”。

(作者系苏州高新区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宽喜堂文旅与米其林推介泰餐厅B... 中国领先的文旅内容运营商——宽喜堂文旅(Kuanxi Tang Culture & Tourism)...
黄精泡酒:如何用黄精和白酒泡制... 泡酒,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一直受到中老年朋友们的喜爱。而在众多泡酒材料中,黄精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是谁又幸福了!当新疆风撞上周浦... 终于等到你!周浦羊肉文化节开幕,美味晚到也自带高光! 8/2~8/6 | 17:00-22:30 ...
迎世运、享美味,天府新区发布“...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2025年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将于8月7日在成都天府新区天府之檐举行,届时全球各地...
原创 天... 我们家爱吃的五款面食,今天分享给大家,有详细的做法,赶紧收藏吧 1、鸡蛋青椒拌面 材料:鸡蛋、胡萝...
[反穿武功山] 10.1-3日... 传播 户外文化 共享美好生活 ↑ 往期活动实拍 请点击观看关注 ↑ 芒草秋意浓 10月秋风宜人,...
“热”力全开 江西靖安绘就“夏... 中新网宜春8月4日电 (熊锦阳 汤倩)8月盛夏,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三爪仑乡迎来了旅游旺季。从老旧农房...
2026广州乐园景区装备展-2... 喜讯!亚洲乐园及景点博览会(AAA)再获「广东省会展项目百强」殊荣!日前,广东省商务厅发布关于公布广...
中英旅游界人士伦敦共叙“行走中... 中新网伦敦8月4日电 (欧阳开宇 李可奕)由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主办的旅行商和网红赴华考察归来座谈会...
“海南避暑”成真多种清凉玩法等... 今年暑期,有数据显示,海南多地迎来客流高峰。今年六月,海南接待游客总人数超6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
力荐教程!poker辅助软件&... 力荐教程!poker辅助软件"伙牌技巧"其实真的有挂(透视辅助)-哔哩哔哩;1、力荐教程!poker...
女人上了年纪,就要常喝3碗汤,... 一、排骨桂圆红枣汤 二、五红汤 三、龙眼大枣鸡蛋汤
“晋”然有惊喜!山西人的瓶瓶美... “叮叮咣咣——”在这个时节,随便走进山西的寻常人家,你准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厨房里、阳台上,甚至床...
江西特色!蜜汁红烧肉,软糯甜咸... 江西蜜汁红烧肉是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家常菜,以其色泽红亮、口感软糯、甜咸适中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选用肥...
澳门瑞吉酒店雅舍餐厅焕新启航 ... 澳门2025年8月4日-- 澳门瑞吉酒店的标志性餐厅雅舍于2025年8月1日焕新启幕,以全新地中海风...
规律教程!微扑克辅助测试&qu... 规律教程!微扑克辅助测试"wpk辅助透视"一贯真的有挂(透视)-哔哩哔哩1)辅助挂:进一步探索辅助透...
透明挂教程!we poke软件... 透明挂教程!we poke软件免费版"规律"果真真的有挂(辅助挂)-哔哩哔哩;1、机器人多个强度级别...
安装教程!微扑克微乐辅助&qu... 安装教程!微扑克微乐辅助"辅助挂"一直真的有挂(辅助)-哔哩哔哩1、在ai机器人技巧中,中转单元十分...
2025新版!德州ai人工智能... 2025新版!德州ai人工智能软件下载"代打是真的吗"原来真的有挂(辅助挂)-哔哩哔哩;1、很好的工...
靠谱教程!wepoke辅助挂&... 靠谱教程!wepoke辅助挂"发牌规律性"原来真的有挂(辅助)-哔哩哔哩;1、任何wepoke辅助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