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国福进军自助小火锅
2、自助小火锅,优质玩家越来越多
3、规模混战之下,谁能称王?
第 1894 期
文 | 田果 王谨
杨国福也开始进军自助小火锅领域了。
近日,有不少网友晒出杨国福自助小火锅门店照片,据官方消息,目前该自助小火锅处于试点阶段,仅在山东省青岛市有相关门店,定价为59.9元/位。
◎杨国福自助小火锅开业
这家门店在模式上有何特点?能否成功跑出来呢?
杨国福开自助小火锅
59.9元/位
“冲着杨国福来的,点的骨汤锅底,味道可以”
“海鲜很新鲜,扇贝、蛤蜊、海螺都吃到了”
“人巨多,十点五十都要等位了”
火锅餐见了解到,杨国福推出的自助小火锅品牌在青岛营业,目前全国仅青岛一门店,开业生意火爆,排成长龙。
◎自助小火锅营业场景
1、主打一人食,采用回转小火锅自助模式
与市场上一人食的旋转小火锅类似。在一人一锅的基础上,加入回转自助的点餐模式。工作人员会把菜品放在传送带上,顾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拿取直接涮到面前小火锅中。
2、7种口味锅底,百款菜品,59.9元/位
在菜品上,杨国福自助小火锅SKU丰富,涵盖锅底、荤菜、蔬菜、海鲜、炸物、涮品、水果、小吃甜品、饮料共9项品类。
锅底方面,共有7 款经典口味可供选择,分别是招牌麻辣锅、奶香麻辣锅、酸果番茄锅、开胃金汤锅、养生菌汤锅、浓香番茄锅以及经典骨汤锅底。
◎产品展示
荤菜包含毛肚、牛肉、羊肉、牛百叶等;海鲜涵盖蛏子、海螺、鱿鱼、蛤蜊、扇贝等;小吃甜品则有蛋挞、茴香小油条、鸡米花、鸡柳、冰激凌等。
值得一提的是,杨国福自助小火锅还会根据季节上线时令水果和蔬菜,比如蟠桃、葡萄、布朗、香蕉等,这在自助小火锅行业中并不常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感。
◎产品展示
在价格上,杨国福自助小火锅采用按人头计费,59.9元/位,开业前三天29.9元,抖音团购价格是36.9元。
与杨国福麻辣烫聚焦高毛利、易标准化的品类(如丸类、豆制品)产品有所区别的是,自助小火锅增加不少火锅食材、海鲜等品类,以及当下流行的小吃甜品、时令水果,契合当下年轻人消费群体的需求。
3、推出蛏子、海螺等海鲜,满足年轻人需求
以往,大多数自助小火锅店的主食多为面包、提拉米苏之类的餐品,鲜少提供海鲜,因批量采购和长时间存放不仅费时费力,还难以保持最佳口感。
而此次杨国福自助小火锅精准瞄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又因青岛当地盛产海鲜,交通运输极为便利,此次推出蛏子、海螺、鱿鱼、蛤蜊、扇贝等海鲜,深受年轻人喜爱。
◎海鲜产品
从顾客评价来看,海螺的点击率颇高,且收获了大量好评,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热门之选。
4、服务方面,褒贬不一
从就餐细节到功能设置,延续了其中一贯的贴心理念。
服务环节同样周到,如果顾客想吃某款水果或者菜品,工作人员会主动上前,把餐品单独装盘端过来,直接送到顾客面前,省去自行取餐的奔波。
还有个独特的细节是,小火锅传送方式是锅底是装在小车上,如高铁般飞驰过来,给消费者极致的震撼体验。
◎小火车传送锅底
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开业准备不足等情况,点评上出现“排队时间过长”“现场混乱、发号忘记发到多少号”“肉卷是合成产品”“店内太热,环境和服务跟不上”等槽点。
自助小火锅
优质玩家越来越多
这两年,自助小火锅赛道越来越拥挤,不管是跨界选手,还是专业玩家,都在试图讲出“新故事”。先看大牌的动作。
7月中旬,海底捞被爆出旗下自助小火锅品牌“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在长沙、南京、宁波多地正式开门营业。
◎优惠活动也很引流
这并不是第一次试水,要知道,去年海底捞就推出了小火锅新副牌沸派·甄鲜小火锅(现已更名为沸派·牛肉小火锅),号称“人均只要30+”。
今年4月份,北京庆丰包子铺在部分门店上新了原价25.8元的全素清汤小火锅和全素麻辣小火锅,且仅限堂食,用餐时间段在下午14:00~晚上20:30。
◎包子配火锅
此定价和产品模式,和南城香前年最初推出的37.8元/位的100%原切肉小火锅如出一辙。
不过,南城香自助小火锅很快就更新了模式,蔬菜从随意拿取改为称重模式,有网友猜测“这大概是为了减少羊毛党的行为而采取的措施,毕竟控制成本很重要。”
在内卷的火锅赛道,创新非常稀缺,所以当小火锅模式爆火,必然会引起头部餐企注意,而随着小火锅品类在消费市场的成功试验后,头部入局反而对自身经营增长是锦上添花。
除了跨界选手,再看看强势品牌的竞争力何在。
围辣小火锅以1500家门店,人均25元的“旋转自助+社区店”模式,在下沉市场快速复制;龍歌自助小火锅,9年来门店增至200多家,“59.9元吃到爽”的定价策略,精准匹配学生、上班族的高频消费需求。
◎深受年轻人喜欢的龍歌
自助小火锅黑马“涮涮演绎”,用“18.9元自助小火锅”颠覆品类认知,2024年开放加盟后狂开420家店。还有沈阳的喜家自助小火锅,郑州的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锅,北京的农小锅等等,都表现不俗。
小火锅赛道,已经跑出了多家实力派选手,他们垂直于小火锅模式经营,这些品牌的成长使得小火锅赛道变得更专业,并通过创新来强化自身的品牌地位。
规模混战之下
谁能称王?
目前来看,当下自助小火锅品类,都在跑规模,先完成规模,形成自己的优势,在奔跑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姿势。
但从数据上看,小火锅在2025年的新增注册数量,相比于同期规模有所减少。且有北京二手设备回收商透露,今年入局小火锅的人比去年明显减少了,而且倒闭的比较多。
其实,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场洗牌的背后,是商家们用“品质——体验——复购”的正向循环,倒逼行业淘汰“劣币”,推动资源向优质玩家集中。
◎小火锅的品质升级之路
那么,在专业选手和跨界选手之间,这场博弈谁的胜算更大呢?
我们先来回顾下,最近全国各地的星级酒店集体摆摊卖菜,前来买菜的消费者都需要排长队“抢菜”,几乎不到两小时,所有菜品就能全部卖光。
在以往摆摊人群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个人摆摊创业的场景,试想下,一边是五星级大厨,一边是街头商贩,你会选择哪边进行消费呢?答案不言而喻。
◎大厨们又出街了
现在不光是各大酒店,餐饮的降维打击,各个行业,市场,都是如此,这么做下去,好的结果就是倒逼各行各业升级自己的软硬实力,差的结果就是短时间内,会破坏市场环境,导致相关从业人员生存压力陡增。
大牌下场做小火锅,品牌效应和供应链优势很明显,但也不乏会出现品类认知差异的问题。
海底捞、大斌家、芳竹园等入局者本来就是做火锅的,再延伸出其他火锅品牌也不足为奇,可能因为“品牌感和确定性”,消费者还会觉得物超所值,但诸如庆丰包子铺、南城香、吉野家这类餐饮涉足火锅,首先,难免会让人有认知障碍,其次,客单价也在生维,接受度就不如前者。
尤其当小火锅都在比拼品质感的同时,“只是便宜绝对不够,一定要是有质量的价格优势”,只有具备供应链和产品双重实力的品牌,才能继续引领市场前进。
说到最后
从杨国福的试水,到海底捞等品牌的持续加码,再到围辣、龍歌等区域黑马的快速扩张,行业已进入“规模混战”阶段。
自助小火锅市场正迎新一轮洗牌,唯有兼具品质、效率与创新力的玩家,才能突围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长期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