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火锅
吃货们可就来劲了(是的就是我)
都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美味火锅
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那两顿总可以吧!
热腾腾的滚汤
加上美味的食物、酱料
味道太棒了!
谁能想到
一顿简简单单的火锅
也会伤害到肝脏
↓↓
吃了一顿火锅
深圳男子竟然变成了“小黄人”
据媒体报道,家住深圳罗湖的一名男子因拉肚子、恶心等症状,挂了消化内科,医生听了症状,以为是普通肠道问题,便开了药物。
但男子服用药物几天后,仍不见效,反而发现自己变“黄”了——不仅小便呈浓茶色,连眼白和皮肤也带着淡黄色。
于是,他换了一家医院诊治。医生为他做了进一步的检查,发现他的黄疸指数为286.4(正常值在20左右)。最终,男子被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Ic photo
男子吓坏了,遵医嘱立即入院,治疗三天后症状仍没改善,而且黄疸指数涨到346。在医生建议下,连忙转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因为戊肝病毒是一种“病从口入”的病毒,医生便询问他在这段时间内的饮食情况。男子回忆称,一周前家庭聚餐吃了羊肉火锅。
戊肝病毒的潜伏期为2~8周,医生据此推测,部分食材在涮火锅过程中没有彻底煮熟,才致使他患病。
幸好
经过约半个月的精心治疗
男子的病情逐渐好转
戊肝是啥?
哪些人容易“中招?”
医生介绍,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常见类型。
戊肝知名度不大,但杀伤力很强,比甲肝更高发,病死率也更高。根据全国疫情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戊肝发病率持续超过甲肝,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且病死率约为甲肝的10倍。
戊肝有以下特点:
● 暴发流行多为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多为食用不洁食物或饮品所致。
● 隐性感染更多见,显性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人群。
戊肝发病主要集中在大于45岁的中老年人群,大于6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增幅最大,这可能与老年人生理功能下降、抵抗力较差等因素有关;男性感染戊肝的概率高于女性,孕妇感染戊肝病死率高达20%~30%。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Ic photo
此外,戊肝在肝病人群中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临床数据显示,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基础肝病一旦与戊肝重叠感染,病死率高达17.7%。
因此,基础肝病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肝病的同时,也要做好戊肝的预防。
戊肝是如何传播的?
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戊肝会传染!
传染途径有下面几种
1. 消化道传播
可通过污染生活用水、餐具、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经消化道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贝壳类海产品等也可引起戊肝病毒食源性传播。
2. 血液传播
输入带戊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3.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戊肝后,可引起流产和宫内死胎,还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患上急性戊肝。
人体感染戊肝病毒后
多数人症状不重或是隐性感染
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但是,部分患者则会急性发作,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甚至一些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黄疸等,严重者甚至会因肝衰竭而死亡。
如何有效预防戊肝病毒感染
1. 打疫苗
治疗戊肝目前没有特效药,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建议大家尽早接种,尽早获得保护,以避免不可逆的损伤和后果。
2. 不要贪“鲜嫩”
不要吃任何生的、未完全煮熟的海鲜或者肉类,不要有“贪鲜嫩”的念头,一定要彻底煮熟煮透再吃。
3. 讲卫生,喝开水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饮水必须先煮沸。
4. 生熟厨具要分开
生食熟食的餐具、刀具要分开,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Ic photo
肝部具有代谢、排毒、造血和免疫功能
是重要的身体器官
肝部出现问题有哪些迹象?
你属于肝癌高危人群吗?
怎样科学护肝?
护肝养肝,这些事你一定得知道!
🏃🏃🏃
上一篇:薛宏新:原阳烩面|中原作家